已有1條回答
面對出現行為問題的孩子,家長就要去分析孩子的行為特點,這樣才能知道孩子為什么這么做,才能及時提供出解決辦法,也就能讓孩子及時糾正,以此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孩子行為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都是什么呢?
孩子行為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
1、打人
孩子總喜歡打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后主動進攻;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時孩子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其他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
解決方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比如一起分享食物,這樣關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孩子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然后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是不好的行為。
2、撒謊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象、愿望、游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于真正的謊言,更不至于發展成性質惡劣的不好行為。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
解決方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后的兒童心理,采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比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里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情,然后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3、重復
很多的孩子總是喜歡重復去做一件事,比如看動畫片,看來一遍又一遍。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幼兒的認識能力、想象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還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象成人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
解決方法: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失。而且孩子喜歡重復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并沒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會有什么害處。如果這種現象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
4、過分依賴父母、愛哭
這是因為孩子還不夠成熟,他們喜歡待在家長身邊,這樣就會得到家長滿滿的愛;孩子愛哭也是家長沒有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沒能從家長那得到滿足。
解決對策:我們可以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讓孩子能夠適應家長不在身邊的生活;對于愛哭的孩子,我們可以說明道理,并且給予孩子延遲滿足,讓孩子也能夠有所理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