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在父母或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導致孩子自己做出欺負別人的事情,這時家長不要在眾人的目光下去指責孩子,而是要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讓其能夠做出回應,改掉這個壞習慣,做個有愛的人,那么孩子總是欺負別人怎么教育呢?
孩子總是欺負別人怎么教育
1、正確引導孩子
面對好動手打人的孩子,要說服教育,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團結友愛,體驗助人為樂。同時引導孩子關愛、幫助弱者,為別人做好事,如拿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孩子玩,陪伴更小的孩子玩耍,或是小朋友有困難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解決困難等。使之獲得被感激和被表揚的愉悅體驗,就是正面的情緒體驗。
家長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多獲得這種正面的情緒體驗,與因無故打人經常得到的負面情緒體驗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利于促使總是欺負別人的孩子進行自我約束,逐步改正不良行為。
2、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同情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孩子們擁有良好的共同感情,那就不應該欺凌其他同學,因為他們能夠了解他人受到的痛苦,能夠感覺到他人的情緒,也會知道自己對他人造成了傷害。
孩子總是欺負別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家長要仔細找出原因,針對具體情況找出原因,然后針對具體情況找出解決問題。同時要積極地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任由自己的怒火蔓延,最好要鍛煉孩子的共情能力,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3、讓孩子知道這樣做的后果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講道理,欺負了別人,和別人對著干,碰到更加厲害的小朋友的時候,別人就會還手,而自己孩子并沒有那么強大,并不是每次爭執自己都會獲勝,很有可能自己被更強的人所打倒,但是沒有人去同情主動欺負別人的孩子,受害傷害的一定會是自己。
所以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可能有一天你也會因被欺負而委屈回家,并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這樣孩子可能就會收斂一些。
4、告知孩子正確認知矛盾沖突
社會是人與人組成的團體,發生矛盾沖突是經常存在的現象,家長要教育孩子,應當如何正確地看待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糾紛、觀念沖突等,教育孩子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處理。
同時一定要明確,打罵欺負是最不可取的方式,而且這種方式是錯誤的。只有頭腦中這種觀念不斷強化,才能讓孩子知道應當怎樣去處理人際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