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正因為家里只有一個寶貝孩子,所以有些家長們會對孩子更好,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孩子的一些問題,那么溺愛孩子的心理缺陷有哪些呢?
溺愛孩子的心理缺陷
1、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
因為家長過于溺愛的家庭環境中,所有人都慣著孩子,導致孩子“占山為王”,認為什么都應該向著自己,可是孩子在家里家長認為怎么都是好的,但是外界卻不會這樣認為。有時候孩子在家長得到過多的溺愛,就會導致孩子到學校,到社會之后無法適應社會,與其他人建立平等關系,與其他人無法建立正常、健康的交往。
2、太過于自我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對世界觀沒有正確的認識。對于人際關系的處理更是出現非常大的偏差。因為以往的經驗對所有事情都從自我角度出發,沒有責任感,沒有社交溝通等認知,導致他不好融入集體生活。在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更不知道如何去解決。
3、自私不懂得感恩
一個極度寵愛的孩子,霸占意識會很強、要什么就要給什么,不然跟你沒完。永遠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和感恩別人的好。說白了,溺愛的孩子不懂愛,父母對他的愛孩子會覺得是應該的。當他們走出社會后,自我意識會太過強烈,極度自私,霸占意識很強。
4、造成孩子過度自負
自負不是自信,自信的是孩子在充分認識自己能力的基礎上,產生的底氣和信心,并可以通過努力達到預期的目標。自負則是孩子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天賦和能力,覺得別人不如自己。
5、面對挫折容易一蹶不振
很多孩子在家里很順,有事父母伺候著,可以不勞而獲。而且,這樣的孩子自小沒感覺多少壓力,因為有父母給他們頂著,也沒有經過艱苦環境的考驗,因為他們的父母舍不得。在孩子眼里,自己是一帆風順的,以后也會這樣。但這樣的孩子對困難認識不足,往往在長大后有過不去的關。
家長們要正確的了解溺愛孩子的心理缺陷都有哪些,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寵愛孩子可以,但一定要適度,過度反而會害了孩子,家長們一定不能再溺愛孩子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