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喜歡湊熱鬧說明孩子好奇心比較重,這是好事,好奇心比較重的孩子往往會有十分強烈的學習動力,但是孩子思考事情的能力是不足的,常常會幫倒忙,所以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給予別人幫助,那么孩子愛管閑事應該如何引導呢?
孩子愛管閑事應該如何引導
1、認真分析、正確引導
面對孩子不同的行為表現,不同的心理原因,我們應該采取認真分析、區別對待的原則去正確引導孩子,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孩子“愛管閑事”不是壞事,因為孩子的內心是純凈的,動機是單純的,他們不是有意去傷害他人。
2、指導孩子交友
要孩子正確地“管閑事”,首先,父母應該指導孩子的交友行為,讓孩子學會判斷助人的限度。孩子喜歡與他人交往是件好事情,孩子會因此有很多朋友,并學到很多知識。但是孩子交友也要慎重,不能總被朋友的不合理要求束縛,整天幫助闖了禍的朋友處理、善后。
3、樹立正確的行為榜樣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只要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多管閑事,不對別人的事情橫加干涉,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人,不侵犯他人的空間,就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4、多傾聽、少批評
家長在面對自家孩子多管閑事這件事情上,往往會批評孩子管的寬。更建議家長帶著好奇心去傾聽孩子描述事情經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對于孩子的一些助人為樂以及聲張正義的做法,家長也應該適當的給予鼓勵和安慰,之后再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5、讓孩子觀察生活
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就要多鼓勵孩子觀察生活,如大自然的季節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過程等,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其認識能力和對美的追求。還要讓他學會關心家人和父母,這樣,道德品質和認知水平得到提高后,孩子就不會在管閑事時出現偏差。
6、角色扮演與換位思考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角色扮演、換位思考的方式,與孩子做一場有關打小報告的游戲,讓孩子知道、理解這一行為的含義。
7、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現實生活中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得不到父母的積極關注,所以就喜歡在學校“管閑事”,以此來吸引老師的目光。對于這樣的孩子,一定要給與足夠的重視,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給與孩子情感上的關注與支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