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初一成績差,可能因為遲遲適應不了功課突然增加了,相應的知識量和作業(yè)量都很多,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完成小學與初一的順利過度。要幫助孩子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還要讓他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初一成績差要怎樣補救
一、從學習的方式方法入手
小學的學習有老師引導的多,學生缺乏主動性,學習依賴性強,更不會總結學習方法。而初中學習科目增多,難度加大,老師也不再像小學老師那樣仔細講解每一道題、每一個學習內容。學生必須掌握“三步學習法”,即課前預習,課中練習,課后復習,提高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好成績。
同時,由于初中科目多,所以作業(yè)量也會比小學時大得多,要求學生要提高作業(yè)效率,否則孩子會不夠時間做作業(yè),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導致厭學。
二、注意防范孩子身邊環(huán)境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但因為不成熟,容易經受不起考驗。孩子可能會以“扮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叛逆,引起他人的注意。家長應及早給孩子講清成人與孩子行為的區(qū)別,讓他發(fā)展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興趣、愛好,他們就不會急著去嘗試成人的行為了。
三、建立錯題本
對待錯題的態(tài)度是減少錯題的關鍵,錯誤是寶貝,因為錯誤才能使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因為錯題少或錯誤的原因簡單而忽視它。一個錯誤實際就是一個盲點。如果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不積極,或者缺乏理想的方式解決錯誤,錯誤會在任何可能的時候發(fā)生,而且會經常重復發(fā)生。
四、上課認真聽課
孩子要帶著強烈的求知欲上課,希望在課上能向老師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上課時要集中注意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應立即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
聽課要抬頭,眼睛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專心致志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性,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初一如何學好七門功課
1、學會整合知識點,提高知識理解和記憶能力。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這樣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和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高效復習,溫故而知新。制定階段性的復習目標,合理規(guī)劃自己每一天的學習復習任務。什么時候復習什么科目,什么時候做題訓練,什么時候看書背誦,什么時候查缺補漏等等,都一一明確下來。
復習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只復習一科,也不要頻繁的更換復習科目。每一個時段的復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復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復習。
3、認真安排時間。孩子要清楚一周內所要做的事情,然后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時間,如吃飯、睡覺、上課、娛樂等。安排這些時間之后,選定合適的、固定的時間用于學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正常的閱讀和課后作業(yè)。
當然,學習不應該占據作息時間表上全部的空閑時間,總得給休息、業(yè)余愛好、娛樂留出一些時間,這一點對學習很重要。一張作息時間表也許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是它能讓你了解如何支配你這一周的時間,從而使你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和娛樂。
如何教育初一的學生
多溝通少嘮叨。要學會傾聽孩子,學習與孩子平等交流。如果孩子到了中學階段還愿意有什么事都與家長交流,那家長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他愿意與家長交流,有什么問題都能夠得到比較妥善地解決。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忙于賺錢,不想聽孩子的傾述,認為那是毛孩子雞毛蒜皮的事。這樣就喪失了解孩子、引導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渠道。
建立父母的威信。父母要想讓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于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多嘗試,尋找合適的教育方式。初一孩子正經歷青春期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變化比較大,家長如果不注意,他們很可能就會走向不好的方向。因此,家長應該適時改變教育方式,要用尊重、協(xié)商等方式代替小學的教育方式。
家長可以選擇和初中生做朋友,因為做朋友,他才會與你無話不談;因為做朋友,才能讓親子關系更加密切,孩子才能愿意接受你的正確指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