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小孩子的成長中,哭一直伴隨著孩子,小時候哭一般是孩子餓了或者是要睡覺等等。當孩子長大了一些之后,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情緒,有時候還是會哭鬧,那么小孩子愛哭鬧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小孩子愛哭鬧是什么原因導致
1、生理原因導致孩子哭泣
由于孩子較小,還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很多時候只要一哭,做父母的就會有點兒無所適從,根據研究發現,導致孩子愛哭的原因通常為生理原因。生理性原因有:肚子餓了、尿褲子了、情緒宣泄、想睡覺了、天氣太冷或太熱等,這些情況孩子都會在無法表達時通過哭訴來表達。
2、情緒不安的表達
父母沒有在跟前或突然更換所處環境,會使得孩子情感上出現焦慮和不安感,到了晚上孩子有時也會哭鬧不止。此時要給孩子一定的擁抱,輕柔的安撫他們,讓孩子快速適應新的環境。另外給孩子接觸最親密的人,特別是媽媽情緒不穩定也會傳染給孩子。
3、孩子受到一定刺激
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是很完善,抑制功能比較弱,若白天受到過強刺激或睡覺前有激烈活動,會讓孩子睡著之后大腦仍然興奮,從而晚上哭鬧不止,因此睡覺前不能讓孩子玩得太興奮。
4、孩子缺乏安全感
雖說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有著天然優越條件,孩子與生俱來就依賴父母、信任父母。可如果孩子在單親、留守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長期缺席,或是給孩子的關愛很少,那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患得患失,也就容易形成“玻璃心”。
小孩子愛哭鬧怎么辦
1、不要過分溺愛
由于現在大多數中國年輕夫婦都只生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的一切都非常重視,有些時候已經不是寵愛而是過于溺愛。其實,多數時候孩子愛哭只是一種撒嬌的行為,通過哭泣讓父母重視起來,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習慣性的利用這點,希望通過父母的安撫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做父母的,寵愛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避免過于溺愛。
2、讓孩子直面困難
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自信心的建立、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壓力的合理釋放及正確的自我認知等,只有這些都做好了,孩子才能有勇氣、有能力去直面困難,這才是關鍵。
小孩子愛哭鬧很多時候是他們不善于表達的一種體現,家長們也要多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能夠用語言來表達,而不是用哭。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們也要正確的應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