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年紀還比較小,可能在一年級的時候認識了基礎的字詞,但是到了二年級學習難度增加。往往會在做題時對題目的解讀,做不到深度的理解,這就會導致孩子解題思路有偏差而做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那么二年級孩子讀不懂題怎么辦呢?
二年級孩子讀不懂題怎么辦
1、家長示范讀題
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獨立讀字有困難。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可以先示范讀或領讀,孩子在讀的時候,家長要做出明確規定,如一字一句讀,大聲讀,要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有圖的話,還要觀察圖,把圖和文字結合起來。
2、讓孩子多讀題
如果每次都是家長讀題,孩子依賴性就會很大,大人不讀他們也不會去做,更別提去自己審題了。家長要“由扶到放”,盡量做到“嘗試為先”,嘗試讓孩子多讀題,同時教給他們讀題的方法,讓他們讀準字音,做到字字出聲,把書面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
3、增加識字量
現在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教孩子認識課程中常出現的字,給孩子講解意思,尤其是題目中常出現的字。而且平時也要注意讓孩子對枯燥的認字變得有趣,這樣孩子就會喜歡多認識一些字。題目中的字都認識了,孩子慢慢的就能拿讀懂題目了。
4、增加閱讀量
在小學的知識面特別的廣,孩子的閱讀量跟不上是不行的,所以要加大孩子的閱讀量,豐富孩子的知識,現在小學生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課外的知識也要了解。
所以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閱讀一些課外書,不光是和課本有關的書籍,一些科普的,故事類,文學名著等,這樣孩子的理解力會越來越好的。
5、獎懲結合
家長不要只會懲罰孩子,也要學會多多的獎勵他們。作為家長要會給孩子制定一個獎勵,比如按時完成了可以再玩會游戲,比如按時完成了可以獎勵一些積分等等。當然這也是獎勵方面的,懲罰同時也要配套,讓孩子知道是有個標準的。
6、生活場景數字化
在一些生活場景中,家長可以有意的裝笨,讓孩子們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將生活情境變成數學問題呈現,這一過程中需要孩子較多的學科知識積累,嚴謹的思維過程和較好的表達能力。長期鍛煉,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學科綜合能力,那么以后對題目的理解也會游刃有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