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做事認真是家長對孩子的基本要求,也是孩子將來能成就大事業的基礎。因此,從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要要求孩子凡是都要認真對待。但是有些時候事與愿違,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歡不認真不用心,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去幫助孩子改正這個問題,那么孩子做什么都不認真不用心怎么辦呢?
孩子做什么都不認真不用心怎么辦
1、控制孩子的行為
從控制孩子的某個行為開始,如吃飯、寫字、搭積木、看電視……做這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讓他不東張西望,不胡言亂語,不亂動亂摸、不顧此失彼。如果孩子能很好的控制與這些行為無關的動作,就很容易達到專心致志做某件事。
2、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面對粗心大意的孩子,我們不要再對他說“怎么這么粗心”,更不要聲色俱厲地批評,否則很可能會對“粗心”起到強化作用,反而不利于他克服這一壞習慣。相反,我們要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時候提醒他“做事要細心,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3、減少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
父母可以減少對孩子的干擾。有些父母會在孩子學習時,不自覺地在孩子身邊轉轉,看孩子孩子有沒有在寫作業,問孩子要不要喝水、吃點東西。從而,使孩子打斷學習。因此,家長要從提供安靜、相對封閉的環境和改變自身干擾做起。
4、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喜歡批評孩子不認真不用心,總是給孩子們貼上專注力差的標簽,但是這樣對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只有反作用!
5、對孩子提出符合實際的要求和期望
讓孩子在該學習的時間,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積極主動,如果達到了家長的要求,就鼓勵孩子在該休息的時間,多干孩子想做的事情,發展他的興趣特長,不讓孩子感覺到學習就是他的全部。
6、讓孩子多挑戰
許多家長處于對孩子的愛,經常會溺愛孩子,有些家長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不愿孩子挑戰自我,總認為孩子承受能力差。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參加比賽,讓孩子在比賽中越挫越勇,能夠很好的鍛煉孩子的積極性。
7、多給孩子動手做的機會
一切包辦只會損害孩子的自信心和專注力。孩子做事不專注、沒耐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過于求快,只要孩子做的慢、做不好,父母都會替孩子把事情完成,這樣只會損害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專注力。所以說父母多給孩子完整動手做事的機會和時間,和孩子一起成長,享受他們完成一項任務時的喜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