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怕老師并不是一件壞事情,但是如果老師壓根就管不住孩子,家長一定要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這樣才有利于他的學習。要知道師生關系和諧才能幫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讓他更加懂事禮貌。那么對于孩子不怕老師怎么辦呢?
孩子不怕老師怎么辦
1、弄明白原因
孩子不怕老師,一般表現在對老師講的話不放在心上,做些和老師要求大相徑庭的行為,再一個就是公開的挑釁老師的“權威”,以此來表達對老師的不滿或者建立自己所謂的“個性”。孩子就算年紀小,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性格特點。
對于這種孩子,作為家長先不要急著進行批評或者教育,先用各種方式找出真相。問一問孩子,請教一下老師,再從孩子的同班同學那聽一聽答案,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正確的判斷,只有這樣你才能找出真正原因,從而進行有效的教育。
2、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在很多學習問題上,一旦學生參透了老師的底線便肆無忌憚了。比如對于不寫作業的學生,老師最多是懲罰其抄寫,把作業補寫起來。對孩子造成不了實質性的威懾,尤其是學生的恥辱心降低后,他就很難端正學習態度,就更不要談學習習慣了。
3、培養孩子的能力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的實踐能力,這項能力就是孩子與人相處時相處思維的出發點以及立足點,這個問題對于孩子的能力水平具有實質考驗,主要是孩子考慮問題時的態度以及是否具備完善的自我保護意識。
4、就事論事和孩子聊聊
當孩子出現不怕老師的行為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就事論事的和孩子談一談,不要過于急躁的批評孩子甚至責罵孩子。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嚴,也懂得好壞之分,當自己做錯了事情,而家長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的時候,孩子也會積極主動的進行交流互動的,那么家長教育起來也就容易很多。
孩子怎么與老師相處
首先,要教會孩子尊重老師。尊重老師表現在:對老師要有禮貌,上課要認真聽課,不搗亂課堂,課后以認真的態度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盡量按時去完成。支持和參與老師在班上組織的活動。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不在背地里說老師的壞話。
一個懂得尊重老師的孩子,老師會非常的喜歡這個孩子,即使這個孩子的成績不怎么好,老師覺得這個學生尊重老師,老師會特別的疼他,師生關系會變得非常的融洽。
其次,讓孩子做到虛心好學。老師喜歡那些謙虛又勤奮的學生,謙虛好學的學生,在課堂上要大膽表現出來。例如,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認真思考,積極響應老師的課堂指令。一定要學而不厭,永遠不說:“老師,我早就會了,快下課”。
最后,要給孩子創造出一種寬松的、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的心理氛圍,使孩子毫不隱瞞地講清楚老師批評自已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態度和自己接受批評時的心情。家長一方面要認真聽取孩子對事情全部經過的陳述,以及孩子對老師的批評和處理意見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冷靜分析孩子產生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適宜的方法予以解決。
孩子不服從老師管教的原因
有些家長不顧及場合,不加回避地在孩子面前吐槽老師的一些言行,有時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不經意間損傷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或者是家長凡事包辦,過份溺愛,照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規則感和界限感。家長過于強勢,常常語言暴力或體罰孩子可能會有人問,強勢的家長不是應該養懦弱的孩子嗎?
是的,強勢的家長有可能養出“受氣包”,但同樣可能養出“小霸王”。在家里受到傷害的孩子,只好將積壓的情緒釋放在家庭以外,他認為可控的地方,家里的“受氣包”和外面的“小霸王”常常是一個孩子的兩面。
有的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而是因為年齡較小或生理發育遲緩等原因,導致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弱,坐不住、停不下來。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差,聽不懂老師的指令,更無法準確完成指令。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聽不進去老師的話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