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變得是越來越好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比較的寵溺,在家的時候家中的長輩都會讓著自己,就讓孩子養成了唯我獨尊的不良習慣,當孩子進入學校這個大環境當中,難免會和同學發生矛盾,那么當小學孩子打架家長正確處理呢?
小學孩子打架家長正確處理
1、問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聽說孩子打架時,要先問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比如,為什么動手,起因是誰挑起的,千萬不要啥都不問,對孩子就一頓胖揍,或是立即去責罵對方。要知道,有時孩子打架,是出于“正義”的出手。
而且,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打架后的教導,會讓孩子印象更深。所以,合理的教導,會讓孩子警醒,學會做人的道理。因此,一個聰明的家長,一定不要因為心急而錯失最佳的教育時機。
2、孩子打架要重視
不少的男性家長認為,孩子打架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們小時候不都是打架打過來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對孩子打架采取放任的態度,要知道孩子有時打起架來也是非常兇的,稍不留神就會出現傷人甚至誤傷自己的情況。對于孩子的打架問題,家長必須做出及時的教育和引導。
3、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誤導孩子
小孩打架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父母會要求自己的孩子還手,甚至還會給自己的孩子傳授一些打架的技巧。這種方法其實是不端正的,這不僅不能解決孩子之間的糾紛,還會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孩子如果被誤導的話,會變得越來越不合群,也越來越孤立。父母誤導孩子的方式,不僅沒有起到愛護孩子的作用,反而害了孩子。
4、不要袒護孩子躲避責任
當小學孩子打架之后,家長不要袒護孩子和躲避責任。很多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產生“護犢”的心理,不管自己的孩子有理沒理,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這種作法只會讓孩子產生僥幸的心理和沒有擔當的意識。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錯誤,那么,就要給孩子認真地分析打架的原因,教育孩子錯在哪里,以后應該如何做?勇于承擔錯誤,不逃避責任。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錯誤,也要教育孩子應該堅持怎樣的言行,知道什么是對的要堅持下去,什么是錯的要改正過來。
5、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其實,當孩子發生“打架”行為時,正是家長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畢竟孩子在與小朋友間的交往經驗還是不足,再加上認知能力、自控能力也比較弱。對孩子來說,確保自己當前的利益,是壓倒一切的主要目標。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認真對待了,家長應該耐心與孩子說明,想要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應該怎么做,哪些做法是錯誤的,會給別人造成什么樣的傷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