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到了初三這個關鍵階段,也正好是青春期,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可能在教育時落得吃力不討好的情況,只有了解他的想法,才能進行有效溝通。那么和初三的孩子怎么交流呢?
和初三的孩子怎么交流
1、讓孩子自己去找一條解決問題的道路
家長過分焦慮孩子的學習,不停的干擾和控制,期望事情朝自己預想的方向進行,卻常常期望落空、力不從心。這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學習者自身的能動性,也忽略了學習的規律。學習這件事的最終執行者是孩子,讓他去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自己思考和消化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不要占用孩子消化的時間給他盲目加餐。哪個孩子自主的時間多、對學習有自己的消化系統,將來學習的后勁和潛力就會非常大。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到了初三面對孩子很多的學習問題和態度問題,很多家長都是特別著急,但是光著急發脾氣是沒有用的反而會起反作用。所以家長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成人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尊重他的想法。
3、理解多于埋怨
初中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變化,內心會變得比較敏感,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很有自己的想法,凡事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而家長有時又看不慣孩子的做法,就經常埋怨孩子。
家長千萬不要急躁,可以嘗試多理解孩子,先去了解他內心真正的想法,不要急著否定他。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當他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偏差時,家長再幫助孩子去分析并解決問題。
4、要了解孩子
認真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擺正他的位置。重視他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學習上存在的困難、疑惑和障礙,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讓孩子能夠愉快地、努力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
至于孩子成績如何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一味地埋怨他,恨其不爭,憤其不進,這樣反而容易對孩子造成壓力過重,出現心理異常現象,往往適得其反,所以家長要做到學會傾聽。
5、多提優點,少說喪氣話
孩子處在成長階段,缺點顯而易見。不要急于改變他,學會等待,時間和實踐會幫助他變好。總提缺點,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反而容易被強化成為痼疾。
沒有進步,沒有成績,就夸他人品好,守時,愛看書,幫媽媽做飯等,孩子一高興,初三學習壓力就減輕了一半。這是和初三的孩子交流是很好的方式,家長要學會尊重他,端正好心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