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會希望自己能對他有足夠的耐心,心平氣和的和他講道理。但在孩子犯錯后,家長很難做到這一點,控制不住的對他發脾氣,宣泄自己的情緒,不顧孩子的感受,這是很不對的。那么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呢?
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
1、跟孩子細心交流
很多家長在說完孩子之后,雖然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去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對他吼叫時,他會變得非常弱小,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撇嘴不高興。
等到家長回過味來,哪怕是加倍細心哄著孩子,他的心理創傷已經造成了。因此當孩子把某件東西弄壞之后,問問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雙方都了解后,自己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脾氣了。
2、要會反省
家長要經常對自己進行反省,問自己每次情緒失控是因為孩子真的做的不對,還是因為自己本身脾氣就不好;是他有什么不愿說的苦衷,還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等等。
有時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遠比直接責怪孩子有用很多,畢竟在孩童時期,父母是他們最大的依靠,一言一行都會以父母為榜樣。如果父母自己能夠淡然的面對生活,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那么孩子自然也會越來越優秀。
3、及時解決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情緒已經爆發,那么只能想一想解決辦法。父母可以選擇向孩子道歉,必須讓他知道錯誤的原因,在得到他的認可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商討如何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好好說話,是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做到的。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面對情緒,幫助他整理心情,啟發他解決問題。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要它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能做到這些,他一定會更加優秀。
4、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就是因為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如他不遵守課堂紀律屢教不改,你多次接到老師的投訴。家長就必須要告訴老師:“老師,您辛苦了,我的孩子給你在班級管理中制造了麻煩,請允許我花一段時間去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好嗎?”
這樣就是降低家長和老師對孩子馬上改掉壞習慣的期望值,給他爭取好習慣培養的時間。否則,家長和老師都整天去批評指責孩子,給孩子既增加了壓力,又沒有時間去培養好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