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視的,并不是吃飽和暖就可以無憂無慮的,孩子是壓力很大的群體之一,家長往往關乎了孩子的表面而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那么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都有什么呢?我們又該怎么對其進行引導呢?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個信號
1、過于老實溫順: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這就勢必會有與家長產生分歧,如果孩子過于順從,也是不正常的現象。
2、頻繁陷入焦慮:孩子情緒波動大,但也很容易給點陽光就燦爛。如果孩子經常會陷入負面情緒中,還遲遲不能走出來,家長就一定要伸出援手了。
3、攻擊性強:有什么事兒不順心時,會出現過度或者夸張的不良情緒表現,例如過度哭喊、咒罵、說臟話;比較固執,別的建議不管是好是壞統統全部是拒絕的。
4、人際關系惡劣:孩子做出了許多讓其他小孩避而遠之的舉動,比如嘲笑、惡作劇、搶東西等;另一種是被集體排除在外,孩子本身的心理是自卑或者淡漠的。
5、反常的多動:這個表現跟普通的活潑好動不一樣,有這類表現的孩子平時注意力很難集中,沒有自我約束的能力,也無法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表現出激烈的情緒。
孩子心理不健康家長應該怎么引導
1、不當眾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相對強勢的孩子來說,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向,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比如幾個家庭聚會,就不能夠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內向,還讓孩子上臺表演或者讓他去給其他叔叔阿姨倒果汁,一旦孩子不愿意做就當眾責罵他。
2、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就可以要幫助孩子來分析他們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們可以聯合各科教師共同給孩子增強自信心,不讓他們覺得什么都弄不好。
然后再引導孩子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家長要幫助孩子能夠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
一般孩子遇到心理問題,大多數都是孩子情緒的困擾,家長可以利用游戲,繪畫等幫助孩子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還可以引導孩子掌握一些管理不良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同時家長還要做一個傾聽者、陪伴者,即使孩子表露出很多負面情緒,家長也要用心傾聽,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希望家長提供哪些幫助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