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在都會面對生活帶來的壓力。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這就會減少孩子之間相處的機會,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關心,最主要的是孩子會缺少父母的陪伴,那么缺少陪伴的孩子會怎樣呢?
缺少陪伴的孩子會怎樣
1、親子關系淡泊
我們都知道,愛是相互的,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他們自然也會想要回報同樣的愛。陪伴也是一樣,感受到家長的陪伴,會讓孩子覺得放心,而這種放心正是孩子長大之后,維系親情的紐帶之一,如果家長整天忙于工作,而疏忽和孩子的相處,那么親子關系自然會越來越淡泊。
2、害怕和抵觸與人交流
如果孩子經常缺少父母的陪伴,那么對于自己的認知就會不夠,會出現自卑的心理。這些孩子善于自我封閉,不愿意與人交流,不善于和人分享自己的內心,長久地把一切心事都憋在心里,對于別人表達的好意,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甚至會出現逃避心理。
3、沒有安全感的人
從小沒有家長在身邊陪著的孩子,可能會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尤其是父母離異的孩子,會不敢談論起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對于來自父母的愛比較陌生。不管小的時候父母是因為什么不在自己身邊,孩子都有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拋棄,不讓人喜歡,也就會有更強烈的不安全感。
4、缺少責任意識
有些家長回家有時忙著玩手機,對于陪伴孩子并沒有多當回事。其實這就是父母責任意識的不夠。孩子的性格養成很大程度上都與家庭有關, 因此他也容易缺乏責任意識。
而且家長在家庭中的職責也會淡化,會給孩子帶來相應的影響,那么孩子的家庭觀念就會變差, 甚至在長大以后,只需要家長提供物質保障就可以,親情的感性溫度會嚴重降低。
5、容易叛逆
很多有問題的孩子,往往都會童年時得不到家長相應的關愛和陪伴,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后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甚至出現管不了的局面。
實質上的問題就是因為孩子的童年沒有享受到愉快的親子時間, 孩子缺乏來自父母的親情呵護,也沒有獲得想要的關注,那么性格就容易變得非常叛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