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若是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行,那對于內容較為深奧的故事就不能理解;數學也就會出現看不懂題目的情況,就會很影響其成績的提升,我們就可以找到合適的方法給予培養,逐漸讓孩子有所提升,那么當孩子做題理解能力差怎么辦呢?
孩子做題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1、引導孩子思考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只有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才能對事情進行深刻的理解。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種時機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提出一些“為什么”,讓孩子思考、動腦筋,去探索,養成從思考到理解、判斷和推理的良好習慣。
當孩子習慣思考的時候,他們的理解力、接受力就會不知不覺得到加強和提高;反之,如果孩子習慣于被動的接受方式,對接觸的事物半知半解,長此以往,很容易就會養成他們的依賴性和懶惰性,對事物的理解就只能浮于表面。
2、用流程圖,理解更輕松
當閱讀題放在孩子的面前時,孩子往往就很難理解這篇閱讀是在講些什么。我們可以教孩子學會用流程圖將復雜的一整篇,并按照故事發展情節分成一個個更好記的小片段,幫助孩子理解其內容。那什么是流程圖呢,流程圖就是用來表示做一件事情時的順序步驟。
只有孩子理解了內容之后,才能繼續細致的理解里面的其他知識,只有這樣孩子的做題能力就會提高。
3、家長認真給予引導
孩子做題的時候理解能力慢,就需要家長陪伴和輔助,因為這不是孩子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家長利用已有知識和做題技巧,對孩子進行有益的引導,孩子就能逐漸學會做題的方法,所以千萬不要急,更不要訓斥孩子,這只會起反作用。
4、耐心對待孩子
父母在對孩子介紹新知識的時候,應盡量向孩子解釋明白,讓孩子憑著自己的理解能力慢慢去體會、去接受。當遇到新鮮的事物時,也應盡量解釋事物的來龍去脈,盡量把準確的定義告訴他,不要害怕孩子聽不懂,允許孩子犯錯,要鼓勵孩子自己多思考。
作為老師,學生答錯幾道題是很正常的事,應該設法幫助孩子找出答錯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給學生予以講解或輔導,以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