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不問家長的話,家長這時要耐心對待,千萬不要發(fā)脾氣,不能讓孩子看出自己不滿的情緒,要讓孩子處于放松的環(huán)境下才能好好溝通,那么問孩子問題總是不說話怎么辦呢?
問孩子問題總是不說話怎么辦
1、給孩子緩沖時間
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急,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不能讓孩子看出來你很急躁,更不能他不說就訓(xùn)斥他,責(zé)罵他,這樣會讓他對你更封閉,更加不給你溝通交流。
只有讓他覺得你很和藹,讓他很放松的氣氛下,他才可能會和你說。如果你已經(jīng)很努力的做出和藹了,他還是不說,那就先停止,第二天再試試,可以告訴他你現(xiàn)在不想說,沒關(guān)系,咱們明天再說,千萬不能著急。
2、平常給予孩子鼓勵
多鼓勵,還要多跟孩子平心靜氣的溝通,讓孩子有安全感。遇到事情不要先生氣打罵,特別是在孩子知道事情比較嚴重,已經(jīng)害怕的時候,要先聽孩子敘述事情經(jīng)過,給他講道理,然后該懲罰懲罰,該安慰安慰。
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
孩子一回答你的問題,不是遭到你的否定,就是受到你的說教指責(zé)。如果你站在孩子認知的角度去想,就會認為許多時候孩子是對的;而你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你的認知和經(jīng)歷不是孩子所能理解和接受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怠于回答你的問題,干脆不吭聲。
所以我們平時與孩子對話要注意態(tài)度、語氣和說話方式,不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對孩子的回答要多肯定多表揚多交流,即使孩子的話是錯的,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換個時間換種方式引導(dǎo)孩子自己去認識理解問題,讓他自己認識到錯或?qū)Γ蜁杂X地改正。
4、溝通的時候要多微笑
家長的表情在與孩子溝通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媽媽除了要多微笑以外,還可以多用點頭表示肯定,睜大眼睛表示好奇,皺皺眉毛表示沒聽懂。孩子看到媽媽豐富的表情,會覺得自己所說的內(nèi)容媽媽感興趣,因而愿意繼續(xù)說下去。
5、安靜專心的傾聽
家長沒有認真對待孩子的訴說,那孩子在被問問題時總是不說話也是情有可原地。只要父母能夠?qū)P模察o地傾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覺得父母也是重視自己的,孩子才會愿意繼續(xù)說下去。
要是孩子和家長說話的時候,家長總是漫不經(jīng)心的,要么就是在玩手機,要么就是很不耐煩,中途還不停打斷,孩子會覺得沒有再說下去的必要,嘗試過多次之后,孩子會拒絕溝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