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和同學之間的交流是孩子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事,也是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關鍵階段,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同學之間的溝通,孩子一旦出現(xiàn)不喜歡或者不愿意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那么孩子不愛和同學交流怎么辦呢?
孩子不愛和同學交流怎么辦
1、讓孩子多說話。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是有手機離不開身,而且孩子自然有模有樣,后爸爸媽媽一樣,也迷上了手機,或者父母只顧自己玩手機,孩子只要自己一個人玩耍就行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自己一個人玩耍,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了,所以父母首先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其次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孩子多說話。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性格特征中,自信心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培養(yǎng)的。自信心意味著采取行動、爭取權(quán)利和獨立決策的勇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并在完成之后稱贊孩子。
當孩子不能獨立完成,溫和地鼓勵孩子。心理學家認為,那些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更容易產(chǎn)生自信心。
3、讓孩子理解自己和別人的不同。
當孩子覺得同學和自己不一樣,玩不到一塊去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并且這種不同,并不會影響我們和他人做朋友。正是因為人與人的不同,我們的生活才會這么多彩。當孩子理解了這個道理以后,自然就會和同學說話、交朋友了。
4、讓孩子多提升自身能力,多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興趣組,跟同學搞好關系互幫互助。
家長多培養(yǎng)孩子自身的各項技能,比如運動能力,各種興趣愛好等,有一技之長孩子在面對同學時更有自信,和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孩子不愛和同學交流的問題就會改變很多。孩子多參加團體活動就會增加他們交流的機會。在團體活動中也展示自己的各個才藝。讓自己表現(xiàn)的更好。
5、面對孩子不愛和同學交流的問題家長的理解大于批評。
孩子難免做錯事,父母應該以理解的心態(tài)去跟孩子講講道理,不要總批評。關于孩子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見,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讓孩子慢慢學會看待事情。
父母應善于并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孩子的長處,這樣孩子的害羞心理會有所改善。在批評孩子時,尤其是內(nèi)向的孩子,應注意措辭,盡量以鼓勵為主,不要在言語上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