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紀律是一種約束,是為了更好的社會秩序而存在,是要求人們形成規則意識的條文。在學校,學生們對紀律有更深刻的體會,做什么事之前老師都會要求大家先遵守紀律,然后在開展活動。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遵守紀律呢?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遵守紀律
1、立規矩,明確禁忌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列一個禁忌表,明確的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一定不能做的,如果做了,會有什么樣嚴重的后果。
堅決要求孩子遵守必須的紀律,然后,選擇性地忽略可有可無的小事。做家長得也不要對孩子的任何事都過分糾結對錯,在遵守紀律的前提下,孩子有一些無傷大雅的錯誤適當引導即可。
2、言行示范,正面引導監督
家長面對孩子時要言行合一,身體力行。我們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就要先率先示范,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孩子相信我們的要求時合理的,可信可行的。
如果家長的言行不一致,沒有了說服力,孩子就不會遵守紀律。所以,在親子的相互作用上,家長的榜樣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3、不要嚇唬威脅孩子
孩子即使沒有遵守紀律,也不要去威脅孩子后果很嚴重或者責怪訓斥,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拉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這種教育方式并不難讓孩子得到什么好的行為習慣,反而激化孩子不良習慣的產生。
4、提供替代選項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紀律時,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可以替代的選項。你告訴孩子,不能在墻上作畫,但是你可以告訴孩子,作為替代,你可以在爸爸媽媽送的新本子里作畫。
這樣孩子們能多少體會到,不是他的畫畫權利被禁止了,只是不能在墻上作畫而已,對于規定和紀律可能會顯得沒那么排斥。
5、認識紀律的重要性
孩子們從小開始,就通過學校各項制度的教育和訓練,已初步了解了紀律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增高,孩子們逐漸懂得只有遵守學校紀律才能維護正常教學秩序。
在家庭的小團體中,孩子的自由和遵守必要的紀律是一致的,如果沒有一定的秩序,孩子的自由也得不到保障。家長要加強孩子對紀律性的理解和體會,孩子只有深刻體會到了紀律的重要性才會積極自覺地遵守紀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