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身為孩子的爸爸媽媽大到家庭決策,小到日常行為習慣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家,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對孩子的影響。比如你是一位焦慮的媽媽,那么你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呢?焦慮的媽媽會教出什么樣的孩子呢?
焦慮的媽媽會教出什么樣的孩子
第一種:孩子可能會被教育的比較自卑、脆弱。
如果母親的情緒總是焦慮、煩躁,對撫養孩子缺乏耐心,疏于和孩子溝通交流,遇到棘手的教育問題動輒大吼大叫,甚至抄起棍棒對孩子打罵責罰。在這種家庭環境和焦慮母親教育下的孩子,往往會自卑怯懦、不善交流或脆弱。
第二種:孩子可能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當孩子的媽媽有焦慮的情緒時,孩子會感到不值得被愛、焦慮、恐懼和不安全。它導致做事時的謹慎和退縮,并根據成年人的面孔行事。做一個真正的人很難。這些孩子會用“服從”來取悅他們的母親。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是他們長大后與他人的關系模式。
因此,孩子也會取悅他人。例如,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他們直接的心理活動是拒絕他人。別人會認為我不好,也不會有人愛我。當孩子的母親發脾氣時,他是這樣想的。
第三種:孩子比較容易出現厭學情緒。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焦慮的媽媽,那么母親在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及時的輔導孩子的作業,就會容易煩躁、發脾氣、焦慮。
母親總是會用自己的語言去催促自己的孩子,而語言當中充滿了對孩子不耐煩的情緒,于是孩子想起學習就會與痛苦相聯系,孩子非常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
焦慮的媽媽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1、除了嘮叨,請找到其他的溝通途徑。
當一個人用尖利刻薄的聲音在你耳邊每天每天不停地嘮叨時,你的感受如何?要瘋了。然后呢?就算她說得再有理,你也是聽不進去了,對嗎?
孩子更是如此,當他發現你總是不停地嘮叨,那么你說的第一遍第二遍他就不需要聽了,他知道你會說第三遍第四遍的,時間長了就形成惡性循環。其實,每句話說一遍就好,如果孩子沒有聽進去,吃了虧,那就長了記性,下次就會認真聽你說話。
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話別過速,口齒清晰、正常語速,把要說的表達清晰,就可以了。如果實在是重要事情,不放心,那就寫在紙條上。
2、不過于追求完美,適度焦慮。
我們很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完美媽媽,當你急切的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的時候,你很可能會片面的把事情的負面影響放大,從而導致自己處于一個不切實際的狀態,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
同時當你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錯失了什么,糾結或者心里不踏實。要想擺脫這種感覺就漸漸去適應,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