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安全感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一定要要掌握一定的能力,鍛煉孩子的本領,引導孩子鍛煉安全感。但是也許由于家長的教育錯誤,使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安全感受到影響,那么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如何引導呢?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如何引導
1、父母減輕給孩子帶來分離焦慮。
特別是小一點的孩子,他們還對時間沒有概念,父母短暫的離開,對他來說可能被當做是永遠的分別。父母每一次和孩子分開時,不妨和他們溝通清楚。
2、傾聽孩子的聲音,和孩子及時溝通。
父母應該允許孩子釋放他們的不良情緒,并及時做出反應來安撫孩子。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威脅孩子,孩子們需要一個安全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并沒有消失,而是是組成孩子情緒暴躁、膽怯的誘因。
因此,父母應該在生活中給予孩子適當?shù)姆e極引導,而不是一味的逼迫和反對,努力發(fā)現(xiàn)和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接納孩子,讓孩子敢于做自己,表達自己的需求。
3、家長在平時對孩子不要太嚴厲。
現(xiàn)如今很多父母都為了教育出更好的孩子,所以在平常的生活當中,都會選擇嚴厲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其實這樣的方式對于教育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是最容易讓孩子感覺不到安全感的。
所以說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那么嚴厲,以一種輕松的氛圍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
4、及時正面鼓勵。
對孩子的勇敢行為及時鼓勵,傳遞正能量時要夸張一些,這是積極的心理暗示。千萬不要總和別人談論孩子的膽小,你覺得孩子沒聽見,其實他能夠察覺到,有時也能夠聽到,這樣的心理暗示可不好。
5、建立平等的交流意識。
有位教育家曾說,“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家長能夠常常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往往會讓親子雙方溝通的更加順暢。
因為這個時候你是與孩子站在平等的水平上的,這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重視他的想法的,他在家中也是有話語權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