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愛和別人分享東西的孩子,別人當然會覺得孩子小氣,不愿跟這樣的孩子做朋友,也不會跟他分享東西,孩子就失去了分享這一大樂趣,體會不到那種快樂,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改變孩子不愛分享的習慣。
孩子不愛分享怎么辦
讓孩子看到分享的好處。比如,讓孩子明白分享會收獲別人的感激和回報,也會收獲別人分享的東西。孩子看到分享的結果不是失去,反而會收獲更多,自然愿意分享。
和孩子站在一起。孩子想要分享的時候,鼓勵他。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保護他。像文章開頭那個媽媽做的那樣。說服教育可以在家中進行,卻不要在事發當場進行,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與別人分享前,父母必須先讓孩子知道一個結果,即這個物品是“我的”,不管誰觸碰或使用過之后,這個東西仍然是“我的”。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先向孩子講明“物品所有權”,征求兒童的同意,然后引導孩子做出分享,千萬不能強求或自己做主將物品送給別人。
孩子不愛分享,家長應該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自己來認識分享,學會分享。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但世間珍貴的事,收效都很慢。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讓孩子明白,有的東西可以分享,有的東西可能太珍貴了所以不能分享,都是正常的。只分享我們自己愿意分享的,不愿意分享的可以收起來。
同時,也不要去動別人不愿意分享給你的東西。當別人不愿意分享的時候,說明那個東西對別人很重要,我們不能私自去動,更不能因為這個生氣。
面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面對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沒有太多的耐心,有些人會粗暴地從孩子手中奪走他想保護的東西,對孩子進行說教或懲罰。
孩子不愛分享,父母首先要明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批評和懲罰。當一個孩子還沒學會如何與別人協商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有足夠多的耐心,幫助他們學習“分享”這項很重要的人生技能。
準備多個玩具,轉移注意力 通常在孩子3歲以前,他們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一般都不愿意分享給對方。
為了避免孩子們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可以提前準備很多個玩具,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通過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處于爭執中的孩子對其他玩具感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