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小區里面的小朋友玩,旁邊時常會有個別小朋友,孤零零的看著別的小朋友玩。那可能是以前在與孩子玩耍的時候遭遇過挫折,比如被別的小朋友拿腳踢,用手推了之類的,導致孩子產生怯懦的情緒,甚至發展成性格內向,不喜歡交際,那么孩子不愛社交怎么辦呢?
孩子不愛社交怎么辦
1.提高兒童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是幫助他們架起通向他人的橋梁。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會說愛說,為他們進行交往活動打下必要的基礎。
2.不要指責孩子太老實、沒出息,不要當著外人的面說孩子不大方、見不得人等。這種責備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使他們更加退縮不前,應想方設法增強其自信心。
3.適當時候給孩子個臺階下,或者為孩子保守秘密。批評孩子時首先肯定其某些良好動機是十分必要的。
4.如果孩子膽小,大多數家長根據“近朱者赤”的理由,希望并鼓勵孩子與年齡大一些且膽子大的伙伴交往,但對一部分孩子而言,其結果反而不妙。在與比自己強大的同伴接觸中,他們變得更自卑,更拘束。
因此,家長切勿一廂情愿把孩子往優秀的群體中趕,“正負得負,負負得正”。所以,最好就是為孩子選擇一個性格開朗、身體壯實、年齡比你孩子小一些、其家長待人熱情大方的小伙伴,讓孩子經常與小伙伴在一起玩耍。
5.在孩子基本具備表達能力,懂得“怎么說”之后,可以召集全家老少,模擬小課堂,進行“演習”。 讓孩子當著大家的面說一段自己編的小故事,然后回答家人的提問。
起初孩子可能會很害羞,還會卡殼,這種時候全家人要鼓勵他繼續說下去,告訴他即使說錯也沒關系。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從容,也變得自信了不少。
6.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在外人面前,不要說孩子的不足,更不要體罰或者語言攻擊他,只有自信心增強了,才會主動和同齡小朋友說話玩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