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對于管束孩子,塑造孩子優秀的品質是重要的一環。如果他做了錯事,比如把食物扔在地上,要讓他承認他做過這件事,并且解釋他為什么做這件事,而不是讓他責怪別人、推卸責任甚至徹底否認。
在孩子淘氣之后,你要和他談一談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然后引導他做正確的事。讓你的孩子明白,人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誤之后還不認真對待。
2.要前后一致。
如果你想有效地管束孩子,那么你就要前后保持一致。你不能今天因為某事懲罰了孩子,而明天又給孩子一塊糖讓他不要再做這件事了,或者因為太累就壓根什么都不說。
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得好,比如上廁所后沖水,你就要保證每次他這么做之后都要表揚他。前后一致會讓孩子記住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
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一起教育孩子,那么你們就是一個陣營的,要用相同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不要在你的家里出現“白臉”“紅臉”一說。
3.不要把性格教育只停留在字面上。
要從實踐中獲取美德。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在自我行為規范、優秀的工作習慣,體貼善意地待人接物方式和社區服務中培養端正的品格。個性格教育的底線是行為,孩子的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太小,無法理解人道主義精神,踐行人道主義精神,那么不管他幾歲,你都可以簡單地告訴他,要對別人好。
4.做個好榜樣。
事實上,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很多行為模式都是潛移默化的。你會成為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不論好壞。那么,你就不如選擇做一個好榜樣,這也許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了。
如果你沖孩子喊叫,然后告訴孩子不能沖別人喊叫,是不是挺沒說服力的?如果你生氣的時候就會踹墻,或者說鄰居的壞話,那么孩子看你這么做了,就會覺得這么做沒什么不好。
從孩子出生的那天開始就做個好榜樣吧。因為孩子對你的心情或行為的感知會比你想象得更早。
5.為孩子選擇有益的東西。
孩子就像海綿,會吸收周圍的一切東西。他們吸收的觀點、想法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性格。書籍、歌曲、電視節目、網絡資源和電影都在持續不斷地向孩子們傳遞著各種信息,不管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為孩子篩選過濾這些信息。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目睹了一件負面的事情,比如在商店看見兩個人吵架或者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暴力事件的報道,要記得趁機和孩子聊一聊,正向引導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