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沒有敬畏之心,對父母長輩不尊重,對一些本該禁止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這樣的孩子不早點教育等走到社會上也一定會被教育的很慘,那么,作為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有敬畏之心呢?
怎樣教育孩子有敬畏之心
1、給孩子形成隱形的約束力
父母認為給孩子懲罰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影響親子關系,也許太少的懲罰才會讓孩子感到恐懼,適當懲罰讓孩子知道懲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適度的“體罰”還會督促孩子積極上進,讓他做事之前都會考慮父母的威嚴,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是不做,有些人是不能冒犯,也能起到約束的作用。
2、家長間要相互配合
許多孩子的狂躁野蠻,就是因為家長太過寵溺。尤其是現在隔代親十分嚴重。一些年輕父母為了工作,就把孩子交給老人。而老人為了孩子開心,能為其付出全部。甚至利用自己的年長,幫助孩子進行道德綁架:“他就是這孩子,你怎么這樣呢?”
有時候明明是孩子的錯,但是老人卻會為其開脫,更是助長了孩子囂張的火焰。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目無尊長,甚至無視法律。同樣,孩子想要什么,很多老人都會無條件滿足,這也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變得更加貪婪,不知滿足。
3、“敬畏”的前提是定規矩,不要自由散漫養孩子
被過度溺愛的孩子,會認為父母為他做什么都是應該的,根本不會體諒父母的不易,不會將心比心。有些孩子不僅不感恩父母為他的付出,還變得蠻橫無理,稍微不順心就對父母拳打腳踢。
一旦孩子被溺愛成這樣驕縱的性格,再改變的話就難了。父母要知道:對孩子過度的愛就是傷害,傷害出來的都是禍害!
4、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父母先要成為榜樣
培養孩子對父母的敬畏之心,不如說是在孩子面前樹立父母的威信。古文《曾子殺豬》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有見識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會處處以身作則,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5、敬畏你不是讓孩子害怕你
培養孩子的敬畏心,絕對不是靠“嚇”出來的。采用那種“讓孩子怕老爸”的幼稚招術來解決親子問題,總是顯得蒼白無力。
真正的敬畏,不是單純的“懼怕”,不是抹煞孩子的自我意識和個人價值,而是建立在一種健康人格的基礎之上,對父母最美好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