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學沒有動力往往是因為孩子對未來的模糊性和當前的無力感造成的。當然每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遵循社會的期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么孩子上學沒有動力怎么辦呢?怎么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呢?
孩子上學沒有動力怎么辦
1.用正向反饋激發孩子的勝任感,讓肯定成為孩子的即時激勵
很多孩子沒有學習動力,是因為總是被批評、總是被打擊,感覺無論自己多努力,父母的要求都會水漲船高,永遠也不能讓父母滿意,從而喪失了信心和繼續的勇氣。
父母看到孩子的問題,要忍住立即指出的欲望,然后找一個時間,集中跟孩子商討一下改進的方式。父母更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對這些努力要隨時表揚。也就是說要做到隨時表揚、定時批評。
2.用放手和信任激發孩子的責任感,這是幫助他從此地走向目標的長期動力
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學業壓力重,時間緊張。這時候父母往往忍不住會提醒孩子趕緊寫作業、別耽誤時間等等,慢慢就把孩子自己的責任移到了父母身上,孩子沒有了學習的責任感,就更找不到學習的動力了。
父母要學著放手,提前跟孩子列好學習計劃,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表揚不批評,在每天睡前跟孩子一起總結一下今天的勝敗得失。 父母要學著用放風箏的方法養育孩子,線要拉在手里,但要讓風箏自己飛。
3.引導孩子并培養學習興趣
一個人對某種學習活動有了興趣,便會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學習效率高,心情更好。這種有興趣的學習比起出于壓力、責任的學習輕松有效的多。
孩子上學沒有動力的表現
1.上學或者上課遲到
一些孩子會有這樣的心理:因為我熬夜學習,所以遲到一會兒是可以被諒解的。而父母們考慮到孩子處于青春期或者自尊心強的緣故,對于這些間歇性但不停止的現象會選擇讓孩子自己解決。
突發性的遲到很可能會演變為故態重演,特別是孩子們似乎不再關心要承擔怎樣的后果。
2.和家人朋友減少接觸
學習倦怠可能會導致壓力、焦慮,甚至產生抑郁,而這些都能夠通過自我強制隔離表現出來。比如孩子們會以太累或者太忙為由拒絕之前踴躍參加的活動,因為以往的興趣都被學習帶來的失落感所超越。
3.成績下降
在新學期剛開始時,面對全新的班級、老師和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上都會顯露出極大的興奮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度加強的學科、超負荷的作業量、來自家長的壓力,甚至僅僅是他們對自身期望值和現實導致的落差感都會讓他們對學習不再感興趣。一個普遍的跡象就是成績分數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特別是在一學期的中間時間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