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生活中的“低頭族”越來越多,經常拿著手機不離手,甚至吃飯時也必須打開電視劇看,完全忽視了正常的人際交往,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孩子也容易沉迷手機,放學回家就要手機玩,不愿意去寫作業背書,成績下降的很快。
孩子放學回家就要手機玩怎么辦
1、把時間交給孩子,指導孩子做生活學習的主人
引導孩子要學會自己安排生活,參與家務勞動。自己制定周末、寒暑假等各種節日的活動,計劃自己的時間,掌握飲食起居、作息時間、學習時間、娛樂時間。
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能力,獨立意識逐漸而充分的發展起來,達到獨立生活的水平,學會自我評定,克服困難,自我進取。讓手機時間只是一天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
2、鼓勵孩子多運動
運動產生多巴胺,可以提高人的快樂興趣,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狀況,選定日常鍛煉項目,持之以恒養成鍛煉習慣,例如游泳、跑步、競走、爬山、球類運動等等。鼓勵孩子多多觀看體育比賽,養成鍛煉習慣,持之以恒。
3、規定時間,限制內容
堵不如疏,完全不讓孩子玩也不太可能。現在出門,不管是旅行還是出門買菜,大部分都是用手機支付。一點也不讓孩子接觸,只會導致好奇心倍增見識少。
家長可以規定,每天回家先完成作業,然后可以玩半個小時。手機上的內容家長也要篩選,一些不適合孩子年齡段玩的內容,提前屏蔽。家長也要起帶頭作用,盡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游戲。
4、幫孩子尋找手機的“替代品”
孩子為了玩手機肯定會和家長說各種各樣的借口,當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我們家長不妨幫助孩子找手機的“替代品”。“媽媽,我拿手機看個時間”,“你可以去看手表,給你買了個智能手表”。手機的很多功能都是有其他設備來替代的,爸爸媽媽要想辦法轉移孩子對于手機的注意力。
孩子經常玩手機的影響
影響視力。很多孩子都用眼不健康,大部分的孩子都存在著視力問題,以近視、散光最為嚴重。而直接原因就是孩子過度玩手機,長時間注視著發光的屏幕,對眼睛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降低睡眠質量。玩手機是會上癮的,如果得不到較好的控制,許多孩子躲在被窩里經常玩游戲玩到半夜三更,有時是控不住自己看連續劇、刷微博等。“夜貓”就會出現,使精神更加抖擻,不愿意睡覺,嚴重影響睡眠,當身體和大腦得不到休息,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心思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有限,除了學習也只有玩,可是學習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夠分心。玩手機成癮,導致孩子心思渙散,學習的時候走神。有的孩子就是沉迷于手機游戲,學習成績直線下滑,總是和同學討論游戲中哪個角色厲害,不能認真聽講。
自制力差。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手機里想要的東西都能看到,買到。各種游戲,亂花漸欲迷人眼,這就導致了孩子容易在大量的網絡信息中難以自拔,無法養成良好的自控力。還有各種不良的信息充斥在網絡的大環境中,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而且還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
如何讓孩子放學回家主動寫作業
第一,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于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讓孩子寫作業更專注。當孩子開始寫作業時,書桌上只有孩子接下來要寫的那一項作業相關的東西。比如要寫生字,只有語文課本和作業本,以及筆和橡皮擦,其他東西全部沒有。這樣孩子寫作業時就不會東張西望,只專注于手上的一件事。
第三,給孩子自主權,讓他自己管理自己。很多孩子不自律,是因為父母管得太多,讓他沒機會管自己。在秩序敏感期期間,很多時候孩子會和大人有沖突,這其實也是由于自主意識的崛起而產生的矛盾。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爸爸媽媽干預過多,他才不會不聽話,放學回家就要手機玩不愿意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