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動力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重要性,生活中沒有動力的人就像沒有燈塔的輪船,會失去方向。當孩子出現沒有動力的情況時,家長要了解孩子缺少動力的原因,并且及時引導,教孩子找回動力。
孩子缺少動力的原因
1.興趣不是動力的持續來源
很多媽媽跟我說過,“他看電視的時候特別認真,一口氣看十集都不累”,“他開始學英語的時候特別感興趣,可是后來交個語音作業,能拖上一個禮拜”。
沒有錯,興趣是動力的起源,但絕不是動力的持續來源。因為當興趣變成了他必須完成的任務之時,興趣必然轉變成壓力??墒俏覀兌贾?,人生一輩子,更多的事不是你的興趣,但你不得不面對。
所以,教會孩子如何把“興趣”的蜜月期更加有效地延長,是家長必須思考的問題。
2.面面俱到的照顧
我一直跟朋友分享一個觀點:現在的孩子不缺照顧。他們缺“放手”。做事的動力一定源自于事情成功以后的喜悅感和滿足感。而在生活中一再被剝奪的自主權,便使他們的動力一再缺席。試問,連自己穿衣服都不能自理的小孩,如何從以后的學習挑戰中獲得滿足?
3.孩子缺乏成就感
有的家長喜歡用打壓式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的學習,孩子考得好,就會說不夠好,沒什么值得驕傲的,還需要更加努力;孩子考得差,就更是對他貶低“你怎么這么笨呢?”“考不好以后只能撿垃圾了”……
在這樣教育下的孩子,從來都沒有體驗過成功的喜悅,怎么還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和動力呢?
4.孩子沒有目標和計劃
很多孩子缺少學習的目標,認為學習就是為了滿足父母面子,讓父母臉上有光,于是他們只能機械地逼自己學習。
有的家長更是急功近利,只會考慮哪門課程學得好,以后好找工作掙錢多,于是刻意加強孩子這方面的學習,而從不考慮孩子自己是否有興趣,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失去目標和計劃,甚至以后再也讀不下去。
孩子缺少動力的表現
一、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孩子雖然不會逃避學習,但是一到學習時間就注意力分散,學一會兒玩一會兒,老師講的內容也是聽一半丟一半。這是因為學習動力缺乏使他們注意力渙散、興趣轉移,且很容易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容易被學習以外的事情吸引過去。
二、逃避學習
逃避學習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愿意上課,沒有求知欲。一說要上學,孩子就會找各種借口,比如身體不舒服,想睡覺,家里有事等等。他們對上課沒有任何成就感,也沒有抱負和期望。
三、過于焦慮和緊張
有的孩子一到上課時間,精神就會開始莫名地緊張,特別是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他就會結結巴巴答不上來,緊張得直冒汗,直到坐下去才會長吁一口氣。這些孩子經常會躲避回答問題,祈禱自己不要受到關注。他們缺乏自信心,視學習為猛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