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叛逆的時間段,比如總會有孩子在某段時間段說什么都不上學,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家長會有一種很鐵不成鋼的感覺,但是也不知道孩子說什么也不上學了該怎么辦。真是讓父母頭大啊!
孩子說什么也不上學了該怎么辦
1.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
很多孩子和父母的直接矛盾就是:開學不許再玩電子產品了!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孩子不抵觸上學才怪呢!這會讓孩子感覺上學是一種懲罰,而不是快樂成長、接受學習的地方。
正確的做法仍然是循序漸進,做好心理鋪墊。和孩子一起商量個時間和方法,然后執行,但不能因為孩子耍賴和哭泣就妥協,要溫柔而堅定。
2.了解不想去學校的原因
家長要知道孩子不愿意去學校是什么原因。是因為不愿意離開父母的懷抱?還是因為不熟悉環境害怕?又或者是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相處不好等等。大人找到孩子不愿意去學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因為孩子從小就一直沒有離開過父母身邊,已經形成了依賴,一時間要讓他離開父母身邊,去陌生的環境和一群陌生人相處,這對孩子來說,算是成長路上的第一個挑戰。所以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去縱容孩子。
3.交流溝通
離開父母身邊去學校,這是孩子開始踏入社會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他成長必經之路。只是孩子沒有經歷過,才會恐懼害怕。作為大人,就應該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陪伴孩子戰勝恐懼,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而不是一味地縱容或者是責備,這些都不利于孩子增加自信心和建立安全感。平時大人可以讓孩子多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養成合群的性格,這樣只要孩子一想到學校里有好多小朋友,他就會愿意去學校了。
4.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卡點
當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指導。特別是那些嚴重偏科的孩子,對于成績差的那門學科,就會陷入越差越不學,越不學越差的惡性循環中。
學習遇到卡點,是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關鍵在于老師和家長如何去引導和幫助孩子,如果家長能力有限,不能輔導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要與老師及時地溝通,共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重拾學習的自信心。
孩子說什么也不上學了的原因是什么
1.孩子厭學了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
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2.青春期性心理沖突
調查發現,發生厭學與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關,由于神經、內分泌的作用,他們的警覺性增強,害怕學校其實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轉換防御機制,通過棄學暫緩了“不被人發現”、“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潛在的性心理壓力。
3.在學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這也是很大的可能之一,很多孩子不愿意去上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孩子膽小不敢說也不敢去學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