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煩上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也是使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些家長不知道孩子厭煩上學怎么辦,就是一味的批評孩子。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理智的做法,你的這種行為可能會加深孩子對上學的厭煩程度。
孩子厭煩上學怎么辦
1.給孩子恰當的關懷和鼓勵
家長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他自己的環境,并適時地關愛、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自動自覺的學習態度。
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愛的鼓勵,比如,當孩子放學主動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都可以給予孩子肯定的夸贊。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都希望被表揚,你的肯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鼓舞。
2.讓孩子明白學習有什么意義?
讀書是沒有什么意義的,有時候反而就是無欲則剛。你給孩子說,地球上有人和動物,你看看貓過的什么日子?一千年前貓怎么過現在還怎么過,可人不同。
人過的是創造性的生活,因為人會學習,大自然給了人的大腦就是用來學習的,課堂學習是狹隘的一部分。你不學習也可以啊,那跟貓狗來到這個世界是一樣的。
3.激發孩子的內動力
我堅信每個孩子天生都孕育著積極向上的種子,只要家長對孩子有高質量的陪伴、關愛、贊賞、傾聽和鼓勵,就給這顆種子的茁壯成長創造了條件,孩子的內動力就被激發出來了。當然了,要給孩子進步所需要的時間。
4.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從短期來看,孩子在家長不停地督促監督下的表現也許比家長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現好,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長監督下的表現來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來自于內在的力量。
從長期來看,來自內在的力量會更強大更持久,我們畢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內動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長中表現出的“不完美”。
孩子厭煩上學的原因
1.不了解自身優勢
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不夠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
2.目標不明確
每個人都不同,為這個問題困惑很正常,可是因不了解這個問題而產生厭學或者說讀書無用的想法,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3.能力的局限
這一類學生,與之前所謂不會學的學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采取相同的手段,因為“學不會”是“不會學”的結果,“不會學”是“學不會”的原因。
研究表明,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孩子們的認知能力并不是均等化的提升,認知能力高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比認知能力低的孩子表面明顯突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