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愿意面對失敗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人的一種本能保護自己的意識在起作用。因此,當孩子心里不愿意接受失敗的時候,往往會大哭大鬧,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那么,當孩子不敢面對失敗時,家長該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敢面對失敗怎么辦:
1.教孩子勇敢面對困難
現實中我們沒辦法讓孩子不遇到困難,父母不可能幫助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孩子總要自己去面對。“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個性,使他們以后能夠從容不迫的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要知道讓孩子直面生活,端正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這就是挫折教育。
2.家長首先要樹立挫折教育的意識
因為挫折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意志力,提高孩子的個性品質,它能使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戰(zhàn)勝自我,從容面對挫折和打擊,并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這對孩子今后的成功和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家長其次要建立對孩子合理的期望,讓孩子能正確地評價自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家長應有客觀的評價,并據此對兒童的成長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勵孩子向恰當的發(fā)展目標努力。家長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導孩子對自我進行正確的評價,對自己在實現目標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挫折能有適當的預測。這樣,孩子心理上對承受挫折有所準備,當面對挫折時也就會客觀、冷靜地應對。
4.家長還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正確適當的引導同樣尤為重要。只要成人正確成功地加以引導和肯定,無疑是給了孩子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因為幼兒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因而應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為他們樹立正確的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增強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5.給予理解和幫助
孩子遇到挫折,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理解、支持、鼓勵。對孩子來說,家人的話語是孩子信心的來源。因此當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父母應反復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增加他的自信,溫暖孩子的心靈,這樣的孩子就會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同時,要讓孩子知道,外界的評價并沒有那么重要,誰都不可能總是得第一,也沒有人能夠永遠不失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