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認為,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應該獨立完成。這個想法沒錯,但是孩子在小學階段,還需要父母的陪伴,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孩子不能自覺養成一些好習慣,需要父母幫助糾正。小學階段,孩子自制力比較差,也需要父母幫助培養自律能力。現在的小學學習內容比較多,比較復雜,很多作業孩子不能獨立完成,同樣需要父母的幫助。
孩子在課堂上不寫作業怎么辦
第一無規矩不成方圓,和孩子溝通,制定家庭管理細則!
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參與到家庭規矩的制定。在制定的過程當中,通過和孩子的討論妥協,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民主,尊重。如此制定的規矩,便于孩子遵守,提升孩子的自主意識。規矩的制定要簡單,不能太過復雜,方便家長監督執行!如果孩子完成得好可以適當的給予獎勵,如周末帶孩子去幾個地方游玩,孩子做一些體育活動等!但切記不能以過多的物質作為獎勵。
第二習慣不好的孩子,有了家庭規矩以后一定要堅持執行。家長要起到監督陪讀的作用。
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習慣養成會越來越難。因此,對于習慣不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堅持監督陪讀。如規定孩子寫某科作業的時候中途不能打岔。家長可以拿本書坐在孩子旁邊,看書陪孩子一起學習。這樣既保證孩子能夠專心完成自己的作業,又能保證孩子的作業是獨立完成的。孩子習慣的養成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因此,家長的監督陪讀也要一定時間的堅持才能有效!
第三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讓孩子尋回學習上的自信。
有的孩子因為習慣差,成績一時上不去,往往就會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否定,這樣更加打擊了孩子學習的自信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對于成績差的孩子重要的是,讓他找回學習的自信,多鼓勵,多表揚,讓他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是有能力去完成的。不能經常批評他,因為他本身就是習慣不好的孩子,犯錯比較多,我們不能因為孩子一犯錯就去批評他,而我們批評孩子,往往是因為孩子犯錯才批評他,這是慣性思維,但不一定是正確的。更好的方法應該是尋找孩子的犯錯動機進行分析。找到真正對孩子有用的改進方法!
第四家校聯合,及時了解孩子的課堂表現和老師溝通合作,共同尋找,管理孩子的最優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