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無論子女多大,家長似乎總有操不完的心。在許多家長眼里,好像孩子一直都是個孩子。這,其實是一種錯覺,一種過度的擔心與焦慮。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和焦慮,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那么家長焦慮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
家長焦慮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一、家長的焦慮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穩定。
每一個孩子,對于家長的情緒,尤其是媽媽的情緒變化都是特別敏感的。一旦孩子發現自己的家人長期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他會迅速感受到壓抑,不安和擔憂。這種狀態迅速轉變為自我情緒的壓力。
二、家長的焦慮會影響到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孩子沒能自主選擇,同時又無法獲得來自焦慮家長的及時肯定,也就失去了獲得獨立能力的機會和對自己內心的那種自信。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不僅會容易自卑,總覺得自己做不好,遇事也會優柔寡斷,無法做出合適的抉擇,也就談不上獲得成功的人生。
三、讓孩子心里壓力大。
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經常是一副焦慮的面孔,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四、讓孩子心態變得不穩,脾氣變壞。
家長的焦慮是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強化會讓孩子變得心態不穩,脾氣急躁。
五、會讓孩子缺乏自信。
焦慮的情緒,只為讓孩子陷入負面暗示的惡性循環,進而辦不好事情,越是辦不好事情就越焦慮,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使得孩子做人做事的時候缺乏自信。
建議家長還是自我調節一下情緒,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長該如何消除焦慮:
1、相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家長,有權決定怎么教育孩子;相應孩子的力量,相信他們可以做好一切,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
2、當你焦慮時,拿一種白紙降它寫下來,然后思考它對事情的發展有什么好處?
3、想更好的辦法。比如,你擔心孩子的安全,怕他在外出了什么事,那你就可以教育他安全隱患問題。
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能健康成長,請收起過分焦慮的情緒,發現身邊的美好,不要讓我們過度的焦慮影響到孩子,相信困難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