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尊重我們,變成一個孝順的人,那么人在什么情況下會有感恩這種情緒產生呢,只有一種:我所得到的東西超出了我的預期,并且不是一種交易的關系,而是對方無私的給予。懂得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但是這種行為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那么孩子不懂得感恩的表現有哪些呢?
孩子不懂感恩的表現有哪些
一.以自我為中心
1.在家里,孩子不尊重長輩,常對人大喊大叫。
我們總是能見到這樣一種情況,當家長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經常聽不進去。例如,爸媽或者長輩在說話的時候,他們常常打斷、插嘴,更甚的還會讓長輩“閉嘴”。還有的孩子想要玩具,但是因為爺爺奶奶不給買,孩子就會打罵爺爺奶奶。
2.在學校里,孩子性格驕縱,不懂得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
不會換位思考關心別人,從而導致和同學、老師人際關系破裂。例如,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在幼兒園會搶別人的玩具,而自己的玩具會藏起來不給其他小朋友玩。這些孩子會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他們的,別人不能碰。所以因為搶玩具等事情經常和小朋友打架。
3.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懂規矩,不講禮貌。
有時候帶孩子去逛商場,凡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如果家長不滿足他們的話就滿地撒潑打滾,導致很多人前來圍觀,家長越是勸他們鬧的越兇,孩子只顧自己的情緒,絲毫不顧慮他人的感受,家長礙于面子,最后只好買給他們,孩子才就此罷休。長此以往導致孩子沒有規矩,任意妄為。
二.過度依賴父母
1.對父母過度依賴,喪失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不能夠獨立的完成一些事情,總是尋求父母的幫助,遇到困難時不能迎難而上。
2.對父母過度依賴,養成了嬌生慣養,目中無人的性格。
很多的孩子仗著有自己的父母撐腰,在學校和社會中霸道橫行,不將他人放在眼里,甚至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
三.沒有責任感
孝順,離不開的是“責任”二字。一個從小就沒有責任感的人,長大后只會是一個巨嬰。遇到問題就抱怨,做錯事情就往后退,毫無擔當的能力。這樣的痛,讓他本人在社會上舉步維艱的同時,也注定無法給最親的人帶來幸福。
四.不懂感恩、忘恩記怨
對父母的良苦用心,視若無睹,甚至還仗著父母對他的愛,把父母的尊嚴踐踏在腳底下。生活中也很多這種例子,比如父母下跪求孩子去上學。孩子完全無視父母的付出,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只記得父母沒有滿足他,從而心生怨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