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不僅別人會覺得快樂,自己也會覺得開心。所以分享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如果孩子的分享是在家長強迫的情況下進行的,那么他們將不會感受到這份快樂,甚至還會覺得痛苦。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小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辦?
(1) 讓孩子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則尊重孩子的意愿,告訴另一方:“很抱歉,Ta不同意”,“不好意思,Ta還沒有準備好”。切忌家長說了算,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給他人,強行指令孩子“一起玩”。
(2) 在家里,讓孩子分清每個物品的所有權,未經許可,不能隨意翻動其他人的私人物品,包括父母親的物品。在外邊,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對方同意,并確保使用時愛護好它。
(3) 幫助孩子學會遵守“輪流”“等待”等規則,比如,家長可以在家跟孩子“輪流”玩游戲。搭積木,孩子搭一塊,你搭一塊;拼圖,孩子拼一塊,你拼一塊;輪流抱泰迪熊,孩子抱著Ta的泰迪熊,然后把它給你,讓你抱一下,然后還給Ta。在戶外游樂場,很多小朋友輪流玩,誰先拿到誰先玩,后來的小朋友要等待。
(4) 出去時,多帶一些玩具,包括一些孩子不那么在意的玩具,首先讓孩子學會跟同伴交換玩,有助于孩子逐漸學會分享。
(5) 不要批評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氣”“自私”“霸道”的標簽。理解接納孩子對于分享私人物品感到困難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長大。孩子要到4歲以后,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分享。
(6) 給孩子創造自由跟玩伴玩耍的機會,讓孩子在自由玩耍中,自發產生合作和分享的需求。
(7) 家長以身作則,在跟孩子的互動中示范分享,讓孩子模仿學習。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務必記住“三不要”原則:
1、不要隨便去定義孩子
不要因為孩子小不懂得分享,家長就說孩子“小氣”,“不大方”。時間一長,孩子會潛意識里覺得自己就是個小氣的人,也越來越不懂得分享。
2、不要逗弄孩子
當孩子吃東西的時候,父母親不要假意的去要孩子的東西,然后孩子給的時候又拒絕。
這樣真的不好,如果要了又還回去,孩子心里面可能會覺得分享是很沒必要的一件事,因此也學不會分享。
3、不要逼迫,打罵孩子
當孩子違背家長的意愿拒絕和別人分享東西時,家長要平靜情緒,不要一時沖動,逼迫甚至動手打罵孩子。
雖然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家長的逼迫,打罵而分享自己的東西,但這不是真正的分享。
分享是在孩子自愿的情況下進行的,家長越強迫,孩子越失落,也更不愿意做出分享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