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要帶他出去走一走,因為小孩子他的內心是比較脆弱的,父母呢,就一定要愛他,有時候呢,他的一些生活也要關注一點,他要離家出走,肯定是有他的原因,那比如說父母太強勢了,什么事情都把他管的很嚴格,所以呢,有時候父母放低身份,跟孩子多溝通,帶她去喜歡的地方玩一玩。
八歲孩子離家出走怎么教育呢?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單一的原因所造成的。在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之前,我們是否應該先反思是什么樣的原因造成毫無社會獨立與經濟獨立能力的小學生敢于離家的原因。
第一,家長在日常教育并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是否過于嚴厲?
一方面,孩子在學齡階段,最需要的是被好好照顧,就是滿足生理需求與安全感。生理需求通俗的說就是吃喝拉撒,這是大多數家庭都可以滿足的條件,但對于滿足孩子安全感這件事上,卻少有家庭可以做到。在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里,“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許多人的準則,而不是互相交流,變相體罰是大多數孩子沒有達成父母要求所必須遭受的,久而久之,家庭在孩子的心中就不是安全感的存在,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通過傷害他人獲得滿足感,并且會輕視家庭關系。
第二,我們的孩子是否過于脆弱?
現在大多數的孩子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不能經受一點風吹雨打。就像是日本的“寬松世代”所教育出的孩子一樣,缺乏抗壓與拼搏的能力,我們的孩子從小在家庭的過分保護下成長,從小就沒有體驗過挫折,也沒有體驗過被拒絕,只要孩子的要求,家長都會盡力滿足。過分的溺愛與過分的照顧,使得孩子們越發的脆弱,而這也就造成他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將逃避作為首選而不是去努力解決,以致他們離家出走。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父母一定要正確看待孩子,把他們當做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接納孩子們那些在父母自己看來幼稚的負面情緒,學會如何正確的與孩子進行交流,不單單是浮于表面的“今天開心嗎?”、“喜歡吃什么?”這些問題,更要知曉他們當下心中的困惑。
其次,更要通過適當交流,了解孩子們在學習與生活中現在面對的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幫助他們分析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讓他們學會思考,進而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心中樹立正確的榜樣,如若父母都是善于逃避的人,那么何談教育好孩子呢?
學生離家出走也不過是一時之氣,最終還是要回到家中正常生活學習,而家長這時間應該檢討自己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上關心,在學習上耐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之處和家長的良苦用心,對學習產生興趣,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