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應該與孩子建立互信的關系,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告知孩子正確、理性地對待困難,從而緩解焦慮;多傾聽,多聽孩子焦慮的點在哪,不要一味的指責,這樣會加重孩子的焦慮心情。
孩子出現焦慮家長應該怎么做
1、找個合適的時間,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找個孩子放松的時間,和孩子聊聊近期這段時間的狀態,從聊天當中去感受孩子感覺到的壓力,同時,從側面去告訴孩子,這些情緒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讓他們長時間的困擾我們,幫助孩子正確看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當孩子感覺到無助的時候,可以找父母傾訴,父母可以做他們最為忠實的觀眾幫助他們。
讓孩子放下自己對父母的戒備心,告訴父母,作為父母尊重并且理解他們的處境,對他們的心里進行開導的時候可以適當地代入自己童年的遭遇,讓孩子找到和自己想通的點,和孩子建立共通的地方。
2、帶孩子去戶外,做他們喜歡的事。
帶孩子出去外面走走,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因為長期的在家待著,有限的空間也會增加人的焦慮感,心里存在一定的焦慮,可以多去戶外運動,走走,促進親子關系,同時讓孩子感受到除了焦慮之外的很多開心的事情,打開他們的心里,釋放他們的壓力,讓孩子可以適當地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3、創造和睦的家庭氣氛。
父母應該為孩子創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與和睦的家庭氣氛,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家庭環境中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焦慮的孩子可以減少焦慮癥狀的出現,情緒會得到比較好的發展。
孩子焦慮的來源有哪些
1、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一個五年級的女孩,從5歲開始就被安排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上小學后,父母就開始讓孩子與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比,孩子備受打擊和折磨,因此患上了焦慮癥。為讓孩子成才,很多父母絞盡腦子培養孩子。然而,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而這些心理壓力又會導致孩子焦慮,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健康。
2、因恐懼各種各樣的考試而焦慮。有的父母特別在意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孩子獲得高分時,就給予各種獎勵;而一旦孩子考砸,就會對孩子進行懲罰,甚至打罵。這樣截然相反的態度會讓孩子產生特別嚴重的焦慮心理,尤其是當孩子面對考試時,會變得很緊張,很恐懼。這樣患得患失、小心翼翼的狀態,讓孩子身心疲憊,考試時也很難集中注意力,也不能正常發揮。
如何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1、批評少一點,鼓勵多一點。表揚一次孩子就會驕傲到飄?實際上,我們對孩子的認識是有偏差的,適當的表揚與肯定,會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對事情有興趣,對父母有親近。諸多好處,所以一定要給予肯定。批評則少一些,特別要注意方式方法。
2、改善家庭關系,父母間總是爭吵,對孩子的影響會很大。家長要有意識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如果爭吵無法回避或者得到另一方的理解,則可以告訴孩子,父母的吵架跟他無關,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影響。
3、降低期望,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調整,如果每次都要求孩子考100分,達不到就認為是失敗。孩子就算99分父母也不接受,這樣的情況會讓孩子沮喪,父母失望。
適當降低期望,當我們告訴孩子,只要考90分以上,你就做得很好。孩子輕松達到和超過這個目標,他就會在開心愉悅中建立對自己的自信,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變得樂觀向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