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習對于人的智力和各方面的成長都極為重要,特別是小孩子。當年紀到了一定歲數,就應當及時學習各種知識,家長也要在孩子的學習和教育上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加強對孩子的教導和指引。那么,孩子不上學的后果有哪些呢?
孩子不上學的后果
1、性格上可能會浮躁一些。為什么大家不愛看書,因為看書枯燥,要靜下心來做的事情,尤其是這個到處充滿誘惑的世界,一個喜歡看書的孩子性格相對來說會更加穩重,不容易沖動行事。
2、容易沉迷游戲。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那么多,根據經驗分析那些不愛看書的孩子更容易被游戲吸引并沉迷其中。
3、缺少了人生的一種樂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世界很大,我的時間、精力、金錢有限,如果愛讀書,那么可以跟著一個個作者的腳步去游覽去感受。
4、對新事物沒有好奇心,容易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書的作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來的,它就像我們吃進肚子里的飯,會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融入到我們的人生當中。
讀書的重要性
1、讀書的意義,不僅要從個體的知識需要來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讀書作為人類歷史性活動的實踐來理解,從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需要來理解。文字和書寫的發明,其重要性在于,從此人類的經驗可以超越面對面的授受而廣泛傳遞。
于是,書成為記載人類經驗的載體,閱讀、書寫成為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積、傳承、增長的最重要方式。
2、讀書與修身有著密切關系,修身的首要一條就是讀書。如果對社會、人以及人際關系的認識不能建立在健全理性的基礎上,就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而要達到理性的自覺和明澈,就離不開讀書。
3、讀書跟“學習”亦有密切關系。中國思想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習”和“讀書”很早以前就成為中國文化中備受關注的問題,相關討論也就變成中國思想史的一個傳統。
4、建構學習型社會,就不能不追溯到我們自己的學習文化和讀書傳統。在這方面我們有先天的優勢。其實在民間也是一樣,明清以來,“讀書人”在基層社會里都是很受尊重的。士大夫就是做官的讀書人,所以“讀書”和“讀書人”在中國文化中很受重視。
5、好的傳記作品能對年輕人起到興起、立志的作用。經典著作是立身處世的最基本的東西,但在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確立世界觀、價值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