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學會罵人怎么辦?孩子愛模仿,尤其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大人愛罵人,就會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所以在家庭中,家長們要有意識地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家人面前感受到來自于父母的愛,從而改善孩子的情況。
孩子學會罵人怎么辦?
一、學著說罵人的話。
孩子還小,他沒有是非觀念,這是他的特點。別人說粗話,我也跟學說粗話,是孩子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誰學的,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1、偶爾聽見別人說臟話,他并不知道這句話是不好的意思就跟著學了。
千萬不要覺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一笑了之,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給他以一種暗示鼓勵的感覺;而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不好聽的話,你不能學。”
2、有的父母平時不太檢點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響,也學會了說粗話。
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嚴于律己,從頭做起,為孩子營造文明、禮貌的語言環境。如果父母偶爾再犯,那么就應該坦誠地跟孩子檢討:“剛才是由于不高興,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是不對的,你也不要學,今后我們誰都不說這種話了。”
3、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
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境,讓他們聽不見臟話,學不到臟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伙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伙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二、被迫的。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小朋友之間:發生了矛盾,受了欺負,借說粗話來發泄自己的不滿。父母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并應明確表態不喜歡這樣的行為,然后告訴孩子該如何解決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孩子怕失去父母的愛,怕失去小伙伴的友誼,一般會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三、習慣罵人。
出口成“臟”的孩子雖為數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應采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抑制、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幫助孩子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