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6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在乎親子關系的建立,更在乎的是什么呢?是孩子學習好不好?孩子是不是聽話?孩子的表現是不是優秀?可是孩子所有這些能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好,他對自己情緒的控制也好,都是建立在你跟關系的基礎上你對他的不斷引導和教育的。那么當孩子和母親關系不和怎么辦?
孩子和母親關系不和怎么辦?
一、“關系永遠大于教育、先于教育、優于教育。”
父母要意識到親子關系的重要性,所有的教育其實都是建立在關系的基礎上的。當你跟孩子的關系很好的時候,你所說的話,孩子更愿意聽。因為孩子覺得你們的關系更好。
二、要尊重兒童發展的規律
要尊重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發展的心理需要。12歲之前的孩子,絕大多數的心理需要其實都是“愛”。這個“愛”一定是尊重孩子前提下的愛,而不是爸爸媽媽認為的愛。所以,請尊重孩子。用孩子喜歡的,他認為的方式去愛他。
03-19 閱讀全文>
少評價,多傾聽。孩子不主動開口就不要一再要求,越要求越反感或者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講自己在生活中的問題,培養起交流的氛圍。孩子的很多事情其實父母不必知道。
20多歲的孩子不和父母交流怎么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孩子也是如此,雖然很多事情在大人的眼里并不算什么,但對于孩子來說卻非常重要,作為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隱私,給他們一定的空間。
在一些事情上,家長不要一直追問,或者直接將問題說出來,要委婉的側面去提點孩子,在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情況下,幫助孩子去更好的成長。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會用命令的語氣去讓孩子做事情,根本不會考慮孩子的想法。
孩子與家長之間有幾十年的年齡差,很多事情上難免會有分歧,家長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一味的勉強他們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只有雙方都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事情才能更好的解決。
孩子的年齡小思想單純,他們的快樂非常簡單,當家長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悅時,作為家長不要立即打斷,也不要給孩子潑冷水,這會讓他們的自尊心很受傷。
09-14 閱讀全文>
讀大學的小孩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的情況也比較普遍,主要原因可能是,父母太嘮叨,有代溝,學習壓力大等,不要急慢慢來會轉變的,父母要有耐心,與孩子交流時要學會傾聽和欣賞,相信孩子會逐漸愿意與父母交流的。
大學孩子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不要責怪孩子,問清楚原因。我們有很多父母,當孩子拒接他們電話之后,老是會喋喋不休的打個沒完,非要讓孩子接通不可。雖然這是父母的關心,但是這種情況真的很讓孩子反感,所以導致一些叛逆的孩子就喜歡和父母因此而吵架,二者之間的關系隨之變得僵硬。
2、和孩子達成約定,比如啥時候打電話時孩子是處于空閑時間。在大學,上課的模式和中學是不一樣的,有時候白天某個時間段沒課,但是晚上有可能會有課,要是溝通不好,有時候父母打過去正好趕上孩子上課期間,肯定是接不了的,所以提前了解清楚孩子到底啥時候處于空閑狀態,這樣打過去基本都能接上。
3、多了解孩子的情緒。孩子第一次獨自出來生活,難免遇到情緒上各種各樣的波折,就像我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有時候就莫名其妙的煩躁,誰的電話都不想接聽,不想說話。所以此刻父母,是給孩子更多的自我調節空間,讓其冷靜冷靜,等恢復過來就好了,而不是過度的關心,非要問出個子丑寅某來。
大學孩子不和父母溝通多半是這些原因
08-29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也逐漸的出現了叛逆的行為,一些孩子在和母親對峙的過程中,逐漸的疏遠了雙方的親子關系,甚至有寫孩子開始嫌棄母親,覺得父母做的不好。相信很多家長對這種情況都是無比的寒心,卻又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當孩子嫌棄母親怎么辦
1、孩子在開家長會時,在面對自己的同學朋友時,也會注重面子,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為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可以換位思考,理解一下孩子的心情,在外在形象多做功夫,讓孩子更能自信地面對他人。
2、所有的父母被孩子嫌棄的時候,都會有著很大的委屈,自己辛辛苦苦照顧孩子,卻被孩子嫌棄,哪一對父母都會難過的。那么你就要理性的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想一想孩子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嫌棄你的,并且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只有自己理性的思考,你才能找到真正解決的辦法。
3、有些父母屬于暴躁型的,遇到一點小事就大吵大鬧,給孩子留下了很深的陰影。有些孩子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面對每天爭吵的父母,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首先,要改變自己遇事就爭吵的習慣,多去跟孩子溝通。例如,經常做一些親子游戲,營造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氛圍。
4、家長要想和孩子增進關系,只靠空口說白話或者是通過“煲電話粥”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家長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只有在陪伴孩子上面花更多的時間,孩子才能回饋家長更多,所謂的“高投入、高回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2-16 閱讀全文>
有很多家長說自己孩子整天拿著手機打游戲,別人跟他說話就像沒聽見一樣不理,大人想要和孩子溝通,孩子也很抗拒。父母想要改掉孩子這種壞習慣,卻不知從何做起,那么孩子沉迷游戲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呢?
孩子沉迷游戲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
父母面對孩子不愿意溝通的時候,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如果父母不顧及孩子的真實情況,一味和孩子講大道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應該嘗試著和孩子聊他感興趣的話題,甚至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游戲。這樣家長才能和孩子有一個開始溝通的契機。
2、適當贊美鼓勵孩子
當孩子沉迷游戲時,可以運用適當的肯定和贊美,來引導孩子的行為。比如說,當孩子愿意和父母講自己的心里話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孩子正向反饋,表示自己非常感謝他愿意和自己講出心里話,這樣孩子就知道父母是愿意傾聽自己的,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鼓勵后就會更愿意和父母溝通了
11-25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影響下,經常會出現說臟話的情況,甚至還有的會對自己的母親進行辱罵,這都是因為教育不當所引起的,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一聽到孩子罵家長就開始對其打罵,這樣是不好的,那么孩子辱罵母親怎么辦屢教不改又該怎么教育呢?
孩子辱罵母親怎么辦屢教不改
1、自我反思,以身作則
家長應該明確自己的原因,是否自身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十分嚴格,要求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但自己卻沒有起到模范作用,喜歡說粗口和懶惰,這樣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漸漸會學習父母的壞榜樣。
所以,這也就需要家長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家長的以身作則就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很大程度上不會再出現孩子辱罵母親的行為,孩子也會在家長的影響下成為溫和的人。
2、耐心教育,正確指導
11-15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因為被父母寵的不尊長輩、沒有禮貌,也就讓孩子有時不知“天高地厚”,甚至就會因和母親的矛盾就開始了對打。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就不能再讓孩子肆無忌憚,反而要適當“懲罰”孩子,才能讓其知道錯誤,并在事后與孩子講明,那么如果孩子和母親對打該怎么辦呢?
如果孩子和母親對打該怎么辦
1、立即停止孩子的行為
如果看到孩子打媽媽,尤其是第一次有這種行為,一定要馬上制止,而不是把這當成小事,甚至覺得孩子挺逗的,一笑置之。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問題,贏得大人的一笑。
他們今后將繼續這樣做。家長一定要用嚴肅的表情制止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意識到這種行為很嚴重,媽媽已經生氣了。這樣做有助于孩子記住下次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才不會出現和母親對打的情況。
2、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1-1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