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
很多家長總是跟孩子說:“學習是為了你一個人學的”,這句話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學習的過程并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家長作為孩子的教育者,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所以平時在家的時候也應該盡可能的輔導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平時在家如何輔導孩子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慢慢地引導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我們要時常地表揚孩子,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后找到一個優點后就夸。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帶給他的成就感,這樣孩子就會更加地熱愛學習,形成良性的循環。
2、孩子放學后,家長要督促孩子認真做作業、檢查作業及復習、預習功課。定時翻看孩子的作業本,看看老師批改的多不多,打多少分,如果錯誤多,分數差,就要幫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時補救。
3、努力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這點很重要。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家里住房緊張,家長可以在室內較僻樸的地方給孩子安排一個“學習角”,擺張書桌,安上燈,使孩子可以在那安心學習。
4、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發展的好,一般就變成特長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剝奪孩子獲得特長的權利。要經常注意孩子們,看看他們都有什么比較好的興趣愛好,父母一定要盡量支持他們。
12-03 閱讀全文>
輔導作業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當孩子出錯時我們可以先不要批評,只要保證孩子再認真做作業就夠了。等孩子做完之后,家長可以給他檢查,這時就可以指出他的錯誤并加以引導,這樣孩子做作業的效率會更高。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
小學階段孩子小,應該扶一把,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就包括快速、高質量的完成家庭作業。
首先,在家應該給孩子創造一種濃厚的學習環境,這一點也可以叫做家長要言傳身教。所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一般不看電視,回家除了看書、備課,就是坐在電腦前做講課課件,力爭做到身體力行,這也給他們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其次,輔導孩子做作業,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具體來說,我輔導作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觀察,就是在孩子基本能獨立完成的情況下,注重觀察孩子在習慣和知識兩方面的存在什么弱點;二是分析,輔導作業過程中的一個內容就是檢查,但要避免家長檢查、孩子若無其事得情況出現,我會和孩子一起檢查,是共同進行時。檢查作業就是要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弄清楚孩子出現的問題到底是習慣上的還是知識上的。我的兩個孩子活潑,好動,動作敏捷,輔導作業時,我主要采取鼓勵和獎勵的方式,使他們開開心心完成作業。從一年級第一天起,我們就堅持監督孩子做作業,同時,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具體方法是:
10-24 閱讀全文>
兒子在家啃老趕不出去,這是原始教育出來問題,孩子小時候太過于溺愛,以至于長大了沒有擔當,不想做事,這種情況,就要跟兒子好好溝通,讓他先出去做事,哪怕賺錢不多,父母在經濟上貼補一點,也要讓他有事可做,慢慢的他習慣了出去工作就好了。
父母如何擺脫在家啃老的孩子
1.要改變自己觀念。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父母要學會慢慢放手,不能大包大攬。
2.對孩子不能再溺愛了。杜絕在物質生活方面過分接濟孩子,要讓孩子自食其力。
3.讓孩子作為一名家庭成員,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從小開始應該承擔一些家務,他們并不是這個家的小皇帝。
4.讓孩子作為一名家庭成員,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從小開始應該承擔一些家務,他們并不是這個家的小皇帝。
08-24 閱讀全文>
孩子在家不寫作業,生氣吼說,沒有用,陪他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任務。加以時日,他是會自覺完成的。告訴他,完成學習的作業是光榮的,老師,同學都喜歡。
孩子在家不寫作業如何處理
1、共情:與孩子水平溝通,這時作為父母不要以家長的角色,要扮演的是朋友角色。這樣孩子不會覺得因為你是爸爸媽媽而服從命令,讓孩子敞開心扉,說出為什么不做作業,父母只需聽,不要有要求,更不需要任何責備。
2、溝通:分析孩子的分享的對與錯,不是指責,讓孩子認識到不做作業的好結果與壞結果。讓孩子考慮,并且讓孩子自己想想怎么辦,你告訴他:相信你自己會有想法(可以先滿足孩子的某些條件)
3、計劃:計劃是和孩子一起做,不是你來制定,讓孩子有參與感與制定好計劃的榮譽感。計劃的結果導向是讓孩子喜歡做作業,那就先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這樣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于是他會更開心快樂的去完成作業。制定計劃需要獎勵與懲罰,可以讓孩子自己來設定,父母做監督,但是不要做唐僧。
孩子懶惰拖沓作業的3種原因
08-22 閱讀全文>
學校的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二個老師,不像家長那么無私的包容孩子。學校的老師可能會因為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習慣而去批評孩子,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導致孩子不喜歡老師。那么孩子不喜歡老師如何心理輔導呢?
孩子不喜歡老師如何心理輔導
1、真誠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對孩子做出共情
當孩子不喜歡老師時,我們要真誠地和孩子進行交流。可以找個時間和孩子好好聊聊,認真地看著孩子的眼睛和孩子說話,而不是做出虛假的姿態,蜻蜓點水般跟孩子進行溝通。了解清楚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在哪里,再進行正面引導。
他上課時或者和那位老師接觸時,心里也不舒服。這時候,更需要父母的安慰、理解和寬容。父母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價值和經驗參照體系,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者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
2、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04-20 閱讀全文>
在小學階段,如果孩子在學習時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將會受益無窮。但是有很多家長在輔導二年級孩子時,總是忽略這個方面的培養,認為知識很簡單,孩子隨便學學就可以了。這是很錯誤的想法,家長在輔導時,還要注重能力的培養。
二年級如何輔導孩子
第一、要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完全就是“自由派”的想干嘛就干嘛,但是他們行為是哪里來的呢?第一來源就是身邊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這時就要求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時時刻刻都要保證自己傳遞給孩子的是正能量的東西。
第二、給孩子及時的提醒
12-13 閱讀全文>
也許會有家長認為,教育只是老師的事情,但其實并不是這樣。家庭教育在其中占的比例也是較大的,我們在家的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進行輔導,或者督促孩子好好寫作業,也要給予孩子適度的休息時間,不能一直讓孩子去進行學習,那么家長在家怎樣督促和輔導孩子呢?
家長在家怎樣督促和輔導孩子
1、給孩子信心,做孩子強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學生的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于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是該適當的批評,但是如果孩子很勁力,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作為父母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當我們在家的時候,就可以好好對孩子進行輔導,并且去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2、創造一個良好的輔導學習環境
沒有良好的環境,孩子的學習無從談起。因為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受周邊環境的影響,所以應當在家中單獨為孩子提供一個輔導學習的單獨房間,防止家人的活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11-1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