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
我經常聽到幾位家長在交談中吐槽自己家的孩子:孩子看著聰明為什么上學就笨。其實我覺得這是絕大多數家長都會有的想法,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看著聰明為什么上學就笨:
1.孩子看著聰明≠上學就聰明。這可能就是家長的一種錯覺。為了盡早開發智力,不少父母在孩子上學前就積極地對小孩進行讀寫算訓練,生怕自家孩子比別人落后。
因為這些學業知識并不符合這個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即使孩子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背下來,但他們并不理解。所以上學以后,這些孩子的成績并不理想,尤其是數學,腦筋總是轉不過彎來。
小學的功課難度并不高,很多內容孩子上學前就接觸過,但學前教育缺乏的是知識的系統性和規范性。由于缺乏系統的訓練,教授方法單一,孩子表面上是學會了,其實并沒有真正消化。
2.在家會≠在學校會。首先家長“一對一”地輔導孩子,而老師是“一對幾十”地教孩子。在家里出錯時,有家長幫他指出來,但到了學校,沒有人幫他檢查,直到老師批改才發現錯誤,作業本上的“×”自然就多了。
03-15 閱讀全文>
因為對于孩子來說上學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上學,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很多孩子就是喜歡在戶外活動,還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學習成績跟不上,導致孩子厭學,不喜歡上學,總之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具體對待。
孩子為什么不上學
首先,可能是因為孩子對學校環境或教學內容不感興趣,覺得學校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或者無法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求。
其次,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中遇到了不愉快的經歷,比如受到欺凌、教師對他們的指導方式不合適等,導致他們對學校產生了負面情緒。
另外,家庭環境也可能對孩子不愿去上學產生影響,比如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家庭對學習的重視程度等。
此外,孩子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等也可能影響他們對學校的態度。
03-07 閱讀全文>
一方面,過于繁重和枯燥的學業壓力使許多學生感到疲憊和焦慮。另一方面,學生并不能從教育系統中獲得實際和有趣的知識,而是被迫應付大量無聊的考試和功課。此外,缺乏機會去追求興趣愛好,以及教育系統對學生個體差異的缺乏關注,也可能使學生在學校中感到茫然和無助。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
1、自身學習動機不強
許多孩子升入高年級之后,發現課程變難,一下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這種情緒出現的直接導致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孩子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和家長的壓力,不得不背著書包到學習混日子。
2、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文化會產生負面影響,一些內容不健康的電影、錄像、圖書等如果讓小孩子過早的接觸到,孩子沒有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其中,也容易結交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耳濡目染,逐漸厭學。
03-07 閱讀全文>
對于孩子來說上學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上學,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很多孩子就是喜歡在戶外活動,還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學習成績跟不上,導致孩子厭學,不喜歡上學,總之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具體對待。
為什么孩子不想上學
首先第一點,孩子上學的環境導致孩子厭學。有的孩子進入了較好的重點中學,在學校里面學習壓力大,身邊優秀的同學很多,努力追趕也趕不上,最終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反正自己怎么做都達不到目標,干脆就算了;
而這一點,往往與父母的錯誤管教息息相關,原因在于:父母總是不自覺地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孩子比較。這就使得孩子自我評價的標準是以他人的標準為參照對象的,不管他多么努力,總有人比他更加優秀。所以這樣的孩子,時時刻刻都會有一種挫敗感,并且把這種挫敗感關聯在學習上。
第二點,孩子在學校里有不好的體驗,有的孩子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負,或者是在課上受到老師的批評,內心受傷,情緒低落,導致孩子不愿意去學校上課;
第三點,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了痛苦,無論自己多么努力地學習,還是聽不懂學不會,父母還要拿自己跟其他的好學生做比較,慢慢孩子就會產生了自卑心理,為了逃離痛苦,只能選擇遠離學校。
12-25 閱讀全文>
孩子厭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是家長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但又是必須要及時解決它,不然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作為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問清楚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再去解決問題。
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的原因
第一、孩子的內心世界大人永遠不懂,但是不懂可以慢慢的去分享孩子的內心,孩子往往考慮的事情不是我們大人能理解的,所以不愿上學,可能是孩子考慮的比較多。
比如學習成績,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等,這都是孩子幼小心靈一種考驗,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畏懼和焦慮,開導好孩子面臨的一些不安因素。
第二、孩子不想上學因為學習節奏跟不上,在學校沒有社交朋友,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欺負,這時候孩子的學習已經無關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的內心成長,稍不注意會引發令父母傷心的事情。
第三、孩子不想上學因為他們在學校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沒有被家長看見,就會產生“無論我怎么努力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我就是個永遠學不好的笨學生”“學習是我永遠無法攻克的堡壘,學了還不如不學,學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念頭”等負面情緒。
04-30 閱讀全文>
如果孩子在學校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程,或者是在學校沒有好朋友一起玩,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所以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去提高成績,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重拾信心。
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
1、沒有合適的玩伴
小學初期孩子與人交往類型逐漸轉為以同伴交往為主,孩子能否在學校里結識到相合的玩伴在孩子的學校學習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個好的伙伴能給孩子提供心理支持,學習生活上還能互相幫助及時克服苦難。
家長平常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在學校里的一些事情,看他是否結識到了知心小伙伴,如果孩子口中某幾個名字經常出現,還可以讓孩子邀請他們到家里做客,會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功課不能及時跟上
04-13 閱讀全文>
當孩子說出自己不想上學的時候,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都會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有些家長不問清楚原因,就開始大罵孩子,這不僅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會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緊張,作為家長應首先了解小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再去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小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1、恐懼心理
孩子不愿上學大部分是對學校不了解,特別是看到其他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口哭鬧,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刺激,埋下了恐怖的陰影,所以在孩子準備上學的階段不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恐怖,慢慢的灌輸上學的優勢和誘惑力。
2、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10-1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