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上學是學齡時期的孩子們最重要的義務,從國家推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就可以看出上學對孩子們來說多么的重要。但是重要也依然有孩子不愿意上學,家長們知道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嗎?孩子不愿意上學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
1.恐懼
孩子不愿意上學多半是因為不了解學校,尤其是看到別的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口哭,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一種刺激,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陰影。所以,不要讓孩子在準備上學的時候覺得上學很恐怖,慢慢灌輸上學的好處和誘惑。
2.害羞
孩子的天性是很開朗陽光的,但有些膽小的孩子比較害羞,怕生,不敢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這一般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要盡力營造環境,有目的地培養孩子大膽陽光的性格,多鼓勵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04-08 閱讀全文>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上學有哪些原因?當孩子透露出不愿意上學的想法時,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是震驚,并下意識想直接拒絕。但是簡單的拒絕根本改變不了孩子不愿意上學的想法。俗話說,知其因,方能糾其失。想要改變孩子的上學態度,我們家長首先得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上學:
1、出于對老師的恐懼
在學校,但是學校制度和課程比較枯燥,所以孩子不是特別愿意上學。只有當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時,他們才會愿意學習。再加上很多老師對學生要求很嚴格,這種嚴格讓孩子害怕老師,讓孩子不愿意上學。
2、孩子努力也學不會
孩子之所以學不會,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不能及時解決問題,他們沒有請教老師或同學,導致問題越來越多。所以,孩子自暴自棄,誤認為自己不是學習材料,才不愿意上學。
03-04 閱讀全文>
孩子不想上學,一定有不想上學的理由,并不是偶爾才這么想的。所以,要耐心詢問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告訴孩子,有事盡管和父母說,說什么都不會責備你,孩子如果有什么話,就會和你說的。
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是什么原因
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1、壓力過大:家長的期望值過高,給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使他們產生了厭學情緒。
2、缺乏自主權:家長過于控制孩子的學習,不給予他們選擇的權利和自主學習的空間,導致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3、教育方法不當:家長可能沒有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12-24 閱讀全文>
孩子厭學可能有很多原因:學習壓力大、學習不規律、學習缺乏趣味等。針對厭學問題,可以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家長可以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使孩子愛上學習;家長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自主學習,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初中生為什么不愿意去上學
1、不知道他為什么要學習?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一是家長要求孩子要去學習,二是看到大家都要去學習,只能隨大流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差。
2、痛苦體驗:在小學階段學習過程中,家長或者老師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不夠,孩子在學習中都是痛苦體驗,現在初中了,自我意識覺醒了,就想反抗。
3、心里抵觸:小學階段的課程相對少,作業比較簡單,孩子可以比較容易的完成,就有自己玩耍的時間;初中的課程比較多,難度較大,作業量大,把孩子原來玩耍的時間都擠壓了,孩子心理大大抵觸,厭學情緒就上來了。
4、信心不足:小學階段沒有養成吃苦、勤奮努力學習的習慣,到了初中面臨中考,孩子學業競爭壓力山大,老師家長都無比重視,不努力不行啊,看到自己現在學業落后,信心不足,產生厭學情緒。
09-10 閱讀全文>
當孩子出現厭學的現象時,第一時間先和孩子耐心地溝通,了解是什么原因讓孩子產生了厭學的想法。在解決孩子厭學問題時,不能期望孩子短時間內就恢復,切不可操之過急,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小孩為什么不愿意上學
一、缺乏興趣和動機
小孩不愿意上學,可能因為對學習內容缺乏興趣或者找不到學習的意義而厭學。這可能是因為課程內容與孩子的興趣不符,或者孩子對未來感到迷茫,找不到學習的動力。
二、不良的人際關系
孩子可能在學校的社交環境中遇到問題,如被同學排擠、遭受欺凌等,這可能導致他們對學校產生厭惡感。
05-07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愿意上學就是厭學的一種表現,有可能是因為老師講的課孩子聽不明白,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矛盾,被其他同學孤立導致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打消孩子的念頭。
孩子不愿意上學是什么原因
1、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2、內在驅動力不夠
一些孩子放學回家后能躺著絕不坐著,自己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甚至連作業能拖就拖,這種是跟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不夠有關。很多父母從小包辦任何事情,沒有教會孩子獨立,導致孩子將這些生活習慣轉移到學習上。也讓孩子因為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害怕老師譴責而不愿上學,總想待在家中玩耍。
04-26 閱讀全文>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與父母溝通好像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數孩子都是小時候喜歡在媽媽身邊轉悠,是媽媽的小跟屁蟲,不愿意離開媽媽,一但孩子開始長大,就會越來越跟家長疏遠,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甚至不愿意跟家長說話,那么,青春期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父母溝通呢?
青春期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父母溝通
隨著孩子的成長,步入了青春期,他們所遇見的人、接觸的事越來越廣,有一定經歷的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追求獨立、追求自我,不愿意成為父母的附屬,凡事都聽從父母的安排。
青春期的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不需要父母的指手畫腳,由此對于父母的長篇大論式的說教與嘮叨就會產生排斥,一旦父母嘗試溝通,便會拒絕,不想聽太多。
寬容平和的氛圍才能培養出溫和謙虛的孩子,而嚴肅壓抑的環境讓孩子感覺到壓迫,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父母越是嚴肅對待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就被這種嚴肅越拉越長,溝通的橋梁也會被中斷,這也是青春期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父母對待孩子的一個問題點在于,總是把孩子當做孩子,以過來人的姿態,居高臨,長篇大論的道理向孩子輸出,沒有人喜歡被說教,即使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孩子要聽的不是沒有感情的道理,而是需要有溫度的關心。
04-1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