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1
大學生厭學在某一階段是很正常的,就像某段時間不想去上班是一樣的。因為對某件事情長時間保持專注的話,很容易會產生厭倦心理。這個時候,就應該適當的調節,放松一下。可以選擇通過其他的娛樂活動或者是和同學朋友聊一聊放松心情。
一、大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大學生個人的原因。現在的大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自己的將來也缺少規劃,因而沒有學習的動力,這樣就造成了目前這種大學生得過且過,平常談戀愛、玩游戲混日子,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地突擊一下,追求60分萬歲,有的甚至舞弊抄襲。
2、學校管理體制的原因。現在的大學對學生的管理多半為松散似的,尤其是嚴進寬出的學籍管理上的弊端,使大學生畢業相對容易,這樣就使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沒有壓力。人都是有隋性的,尤其是大學生們陡然從管理相對嚴格、學習壓力較大的高中生活一下進入到相對松散的大學生活,很多人不適應,加上有許多人的目標就是上大學,目標達到了,似乎也就沒有追求了,于是,開始放縱自己,不思進取,沉溺于游戲等。
3、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大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大學校園也并非一方凈土,社會生活中一些不良現象,對大學生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改革開放最大的失誤在教育,人們一切向錢看,甚至是不擇手段地以掙錢為目的,喪失了正確地價值取向。這種錯誤的思潮滲入到學校,就會使大學生缺乏正確的人生目標和追求,認為讀書無用,讀了書也不一定能掙錢,,大學生自然就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4、大學生畢業后,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拼爹”、“拉關系走后門”等這些用人導向上的偏差也使在校大學生認為學習再好也不起作用,從而影響到了一部分學習的積極性。
01-11 閱讀全文>
初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最嚴重的年齡,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厭學是一種不好的情緒,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初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是什么。
初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態度不正確,學習目的不明確
初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信息,這一時期他們也更復雜,所以他們有更多的內在需求。辨別信息的能力還不成熟,很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目標。家長在前期工作中做得不夠,在指導上有一些疏忽。如果學生主動學習,他們就會缺乏動力,很難繼續學習。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動力堅持下去,半途而廢往往就是結局。
2、早戀失敗
初中階段的孩子已經會對異性同學萌生愛意,所以,談一場初中階段的戀愛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他們年齡小,并不懂什么叫做責任感,早戀分手也是常事了。有的孩子會因為遭遇分手而心生沮喪,不能正確面對因而產生了各種不良的情緒,其中就包括厭學情緒。
04-26 閱讀全文>
進入大學之后孩子們就開始學著面對社會帶來的挑戰,良好的心理是他們擁有勇氣和動力的保障,但是有些大學生自卑心理比較嚴重,這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未來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作為家長應該弄清原因,并制定相關對策,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勇敢面對生活。
大學生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
1、大學新生,都是高考中的優勝者。從簡歷來看,每所大學的新生中左右都有著值得驕傲的過去。但是進入大學之后,自己不再具有昔日出類拔萃的“尖子”地位,而成了不引人注目的普通一員,有些新生甚至發覺自己已由“鶴立雞群”的地位降格至“雞立鶴群”的窘境。
2、部分學生由于出身卑微,家庭貧寒,生活困難,與別的同學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在太差而感到自卑。這幾年來,由于這方面原因引起自卑的學生人數有增加的趨勢。這可能與社會上一些人過分強調金錢的作用,追求物質享受,以賺錢多少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不良傾向有關。
3、自卑者在對自己的身材、外貌、學習、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評價上,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與優勢,而是夸大自己的不足。正是這樣的自我評價過低,導致大學生自卑心理產生。學習和交往上屢受挫折、接連失敗的大學生容易在心理上出現自卑情緒。
大學生自卑心理的解決方法
05-08 閱讀全文>
大學生已經成年了,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孩子懂事了,所以就忽視了對他的管教,甚至對他在大學的生活不管不問,只知道按時給生活費。可是有些大學生會因種種原因,開始厭煩學習,每天上課都是消極的態度,完全不利于他汲取知識。
大學生厭學的原因
原因1: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的生活
上了大學后,就沒有人管著孩子了,很多事情都要自己獨立完成,而有些人適應能力很差,一下子就有些適應不過來,內心就產生了退縮的想法。
很多人上了大學后,都會有一段迷茫期,面對新的環境、新的面孔,需要自己慢慢去接觸去適應,如果不直面自己的內心,那么就很容易會產生不良的情緒。
原因2:學習激情消退,沒有學習的動力
03-10 閱讀全文>
孩子不喜歡上學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先幫助孩子在學習當中找到興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重新將心思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以下是關于學生厭學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壓力過大: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學習壓力過大是許多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他們感到無法承受來自學校和家庭的壓力,從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2、缺乏興趣: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他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所學的內容與他們的興趣愛好不符,或者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的內容過于枯燥無味。
3、缺乏自信:缺乏自信也是導致學生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可能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或者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應對學習的困難,而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
學生厭學的解決的方法
01-13 閱讀全文>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在大學生厭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大專和三流院校,究其根源最主要的是在高中時候沒有玩的時間,都在一心一意努力學習考大學,還有高中的氛圍普遍緊張,導致有些人有心理壓力,到了大學要好好放松一下,但是人是有惰性的,從學習到玩容易,但是從玩到學習難,還有學校氛圍問題,導致大學生不愛學習。
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1、從高中被管的嚴嚴實實,到了大學沒人管你,一下子松了勁。
2、自制力不夠,舍友同學通宵你就跟著通宵,他們不起床你也不起床,被人一鼓動也就跟風去玩耍,或者是想學習但害怕來自別人的嘲諷,所以放棄。
3、失去了目標。高中時拼命學習是為了考大學,一旦大學考上了,突然之間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對策:重新樹立考研生目標。
4、迷戀游戲。高中時管得嚴,沒有機會玩,突然上了大學擺脫了老師和父母的約束,就開始瘋狂玩耍,借此彌補高中時的遺憾,一旦開始玩游戲,學生就會感覺比學習有趣多了,幾個月下來就對學習沒興趣了,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01-11 閱讀全文>
小學的孩子還沒有辦法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對于父母的教誨常常會感到束縛,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身份去壓迫孩子,要讓他們能夠理解學習的重要性,懂得學習的好處,這樣才能發自內心的愛上學習。
小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內容的枯燥:小學課程中,有時候會有一些單調乏味的知識點,孩子們可能很難保持對這些內容的興趣。過于死板的教學方式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壓力,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2、學習壓力過大:有的孩子可能在學業上感受到過多的壓力,可能是來自學校或家庭的期望,這使得他們感到無法應對,從而選擇逃避學習。
3、學習方法不當:一些孩子可能缺乏合適的學習方法,無法高效地掌握知識。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容易感到沮喪和挫敗,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4、缺乏學習動力:孩子們有時可能對學習缺乏積極的動力,感覺學習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實際意義,這也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01-1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