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
我們的孩子就像一顆小樹,需要不斷的修剪,未來長得筆直,還是東倒西歪,跟父母有很大關系。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些父母的教育確實是值得稱贊的,而有些父母的教育,有可能會活生生的毀掉孩子一生。在生活中很常見,有不少人都會做,但很多父母卻不會溝通。那么,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大忌有哪些呢?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大忌:
誤區1:不關心孩子內心想法
很多家長并不了解孩子內心真正在想什么,只是一味干涉孩子的思維,希望孩子順著自己指好的路往前走。事實上,孩子們有靈魂有思想,更希望自己內心的想法能被傾聽被尊重。
誤區2:認為孩子的事不值一提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話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遇到的事都不值一提,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不愿向家長訴說煩惱,認為”說了也沒用“,不會得到重視,甚至招來家長的笑話:”這點小事有什么,沒關系的。“
03-24 閱讀全文>
青春期與孩子之間保持暢通的交流,最關鍵要做到兩點:一是平等,二是民主。要平視孩子,孩子渴望被需要、被關注,渴望成為家庭中真正的一員,不是被寵愛,而是真正擁有家庭事務的參與權,能夠獨立表達自己的想法。
父母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和青春期孩子交流,要走入孩子的內心。理解尊重孩子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出現的任何癥狀。不用過來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行為的對錯。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尊重是交流的基礎。
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叛逆行為,父母要有包容之心。在這個特定時期,一些劇情是注定要上演的,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也不是孩子犯了萬惡不赦的錯,是孩子人生這條路上的必經之道。
青春的叛逆,最無辜的是孩子,最該懂的是父母。孩子無辜是孩子沒經歷過,父母最該懂是因為今天的孩子就是曾經的自己。
怎么交流?從理解關心做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擺家長架子,不說教,言簡意賅點到為止。
03-03 閱讀全文>
跟家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就是一種平等的姿態去交流。特別是當孩子處于青春發育期的時候,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相對都比較完善了,這時候對外在的一些是是非非的認識也比較清晰了,那么如果這個時候父母還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來看待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會產生一些年齡上的所謂代溝。所以我還是覺得父母要調整角色,以朋友的姿態來跟孩子溝通。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法
1、蹲下來仔細聽孩子說話。家長想更有禮貌的聽孩子說話,應該蹲下來,仔細的看著寶寶,讓她說話,這樣孩子會更加帶勁了,她知道爸媽很在乎他了。
2、不管孩子跟你說什么,千萬別笑他。當孩子和家長說話時,即使孩子說的不合理,或者不搭調,也不能笑話孩子,否則孩子會認為自己不夠好,有些自卑了。
3、家長要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想讓孩子喜歡和你交流,家長也應該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主動和孩子交流交流好玩的事情,讓孩子感到有興趣,這樣就能喜歡和爸爸媽媽說話了。
4、身體語言同樣重要,在親子交流時,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一些肢體的表現也是需要的,比如當孩子做事情很不錯,能主動疊衣服等,可以豎起大拇指來,這樣就能給孩子一些鼓勵,比說話還好用的。
12-31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愿和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站位不同,思維不同,理念不同,所追求的目標也不同。和孩子存在著年代感有代溝。那么家長就需要一種平和的心態,懂得尊重理解,敞開心扉推心置腹的溝通與交流。得到孩子的信任理解,走進他的心里,朋友式的相處,才能心與心之間零距離的交流。
孩子不愿和父母溝通的原因
被評價
孩子以前對父母說話時,總是被評價,很多時候是負面評價,不容反駁的那種。本來孩子只陳述事實、表達自己的看法,沒想到父母一通評價,孩子心里堵的一塌糊,時間長了就不溝通了。
被命令
父母喜歡說:“你應該…”、“你不應該…”、“你必須…”、“你…”。孩子沒有尋求幫助和建議,父母自以為是的提供建議,并且用命令的口氣。大部分時候孩子只是敘述一件事的經過,或者為了說話而說話,并沒有求建議。
12-16 閱讀全文>
如果你的孩子心理有了問題。千萬不要一味的罵他,首先你要從他的角度想問題,你也首先要肯定他的想法,先表揚他的優點,讓他覺得你跟他是統一戰線的,再慢慢的改變他的想法。
孩子心理有問題父母怎樣溝通
1、認真傾聽孩子的表述,并保持同理心
認真傾聽,并讓孩子明白自己已理解他們所說的話,已經覺察到他們背后隱含的感受,使孩子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從而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問題,并協助他們建立一個解決問題的基礎。
2、不包攬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愛干凈的父母通常會有不愛收拾的孩子;講究效率、做事麻利的父母通常會有拖沓、散漫的孩子
12-13 閱讀全文>
當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候,那可能是彼此之間出現了問題。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必須以理解、尊重孩子為前提,否則就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要再凌駕于孩子之上,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給他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愛孩子,就得理解并尊重孩子。
孩子不愿與父母溝通怎么辦
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要把它當成一個孩子,把他看做和你一樣的大人來對待。當孩子回來和你聊天時,父母要認真聆聽,可能大人會認為孩子說的或做得不對,但是先不要打斷或反駁,先聽孩子說完。
讓孩子表達完,然后你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意見。切記不要直接否定孩子,讓孩子接受你的意見。因為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即使以他目前的認知,可能觀點不對,你要是強迫他接受你的意見。
他可能只是迫于父母的壓力和權威同意。內心也不一定能接受。而且以后他不會愿意和你分享他的一些想法,因為說了也白說,有可能還被父母責罵一通。
父母平時要多了解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什么,對哪方面比較感興趣。當你了解他的喜好時,可以查一些這方面的資料。這樣和孩子就有共同的語言和話題。當孩子聊起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可能就會滔滔不絕。這樣既可以溝通交流,又可以增進親子關系。
12-11 閱讀全文>
高中時期的孩子,年齡已達16-18歲,這個時期,他們有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人生觀,價值觀,已有樹立。因此,家長和孩子之間必定有代溝,所以,先要做朋友,再去做有效溝通。
父母如何與高中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1、弄清楚溝通什么。
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首先要明確與孩子溝通什么,要達到什么效果。如果是學習方面的溝通交流,就要提前了解一下孩子學習的現狀,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有哪些辦法,比較合適的辦法是哪幾個;如果是生活方面的問題,父母也要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問題,應該怎么面對,別人遇到此類問題會怎樣做等。
2、把握好時機和態度。
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敏感難以處理的問題需要與孩子溝通,就要想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溝通,自己要用什么樣的態度,用什么樣的語言與孩子溝通。造擇合適的時機、恰當的態度,溝通起來可能就少了些障礙。
12-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