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3
大人都有犯錯,何況是小孩?小孩子犯錯誤很正常,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經歷。當小孩子犯錯時,我們應該心平氣和地溝通,聽聽他的解釋,鼓勵安慰一下,讓他先丟掉戒備和恐懼心理,然后再指出問題。那么,當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時,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怎么辦:
1、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孩子在犯錯時,家長不要訓斥打罵,要冷靜的與孩子說清楚,這個事情為什么是錯的,做了會有什么樣的后果。讓孩子清楚自己做這件事不是單純做完就完了,而是知道他會給別人帶來什么影響,他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幫助孩子做彌補。孩子犯錯了,不能只告訴他這件事錯了,還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起責任。但孩子開始并不知道該怎么做,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帶著孩子,去彌補他所犯的錯誤。
3、給孩子制定規則。日常告訴孩子怎么樣做是對的,怎么樣是不對的。兩種做法的原因是什么。讓孩子在行動之前自己先思考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從而達到規范自己行為的目的。
4.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尊重孩子。無論他說什么氣人的話,胡說八道,都冷靜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尊重孩子的童言無忌,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03-25 閱讀全文>
不少孩子在成長的時候,也就會出現較多的錯誤的,而他們往往也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錯誤。所以,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好好談一談,然后逐漸引導孩子一起思考,讓孩子得知糾正錯誤也是需要的,這也是他成長中所必經的過程。
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錯誤怎么辦
1、批評孩子時要講原則
批評孩子,父母不能劈頭蓋臉就批評一通。毫無原則地隨意批評孩子或嘮嘮叨叨,或不分場合,這樣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極易傷害孩子,也就會導致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錯誤。
所以說,父母批評孩子,評價也要客觀,對缺點和錯誤,既不能夸大,也不縮小。不但要明確指出錯在什么地方,還要幫助找出改進方法,使孩子在父母指導下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時也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會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成長的拐杖。
2、提升孩子的接受能力
12-23 閱讀全文>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善的過程。有時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所認識的東西是錯誤的,于是出現孩子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的行為。還有一些時候孩子犯錯誤后父母就只知道打罵,懲戒孩子,讓孩子有一種本能的退縮感,孩子就出現了不愿意承認錯誤的行為,這可能就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孩子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怎么辦
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需要正確看待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年紀小就可以不用顧忌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會讓給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當孩子犯了錯,家長需要弄錯原因,并且私下解決,切莫在大庭廣眾之下發火責罵孩子。
2.和孩子進行溝通
03-30 閱讀全文>
小孩子精力旺盛,大部分在活動的時候總是生龍活虎、不知疲倦,在集體討論的時候總是爭先恐后、嘰嘰喳喳。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看著別的孩子占盡先機、出盡風頭,他們卻把自己的想法悶在心里,躲在角落里不言不語。那么當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怎么辦
一、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和暗示
1.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并不是所有人都比你強。說不定你的意見大家都會支持的,你不說人家怎么知道呢?
2.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并不是所有人都比你強。說不定你的意見大家都會支持的,你不說人家怎么知道呢?
3.不要迷信權威,也不要妄自菲薄。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草都有堅定的力量,作為集體的一分子,你也有存在的力量甚至有爆發的機會。說出你的意見,只要合情合理,大家一定會重視的,你的權威也可能因此而提升。
03-17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很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會出現屢次不改的情況,就會讓家長感到頭疼。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對孩子做好引導,然后維護著孩子的自尊心,再對孩子給予教導,同時要耐心與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進行深層思考。
孩子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怎么辦
1、守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往往是因為自尊心強。當眾批評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沒面子、丟人。因此,家長在公眾面前提醒就行了,回家后可以找個合適的時機和孩子深度交流,或者帶孩子去當時沒有人的地方溝通、指導或批評。
父母要做個好榜樣,榜樣的力量很大。孩子的很多是非觀念都是通過家長理解的。因此,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有些父母犯錯誤時會因為愛面子而推卸責任,認為向子女坦白自己的錯誤會失去自己的尊嚴。
2、以身作則
12-20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看到孩子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不了解原因就責罵孩子。其實有些時候孩子不承認錯誤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孩子從潛意識里就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何來承擔這樣的想法,那么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怎么辦呢?
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怎么辦
1、讓孩子承擔做錯的后果
少些說教,讓他直接面對錯誤行為的嚴重后果,告誡他要對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要他自己想辦法彌補局面或者解決問題,無論出錢出力你都不要幫他,慘痛的現實教訓效果比苦口婆心的規勸要好得多,相信他很快就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2、引導孩子分析錯誤
如果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我們不妨引導孩子,與孩子一起分析這件事情,讓孩子能夠知道自己是哪里做錯了,讓他們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10-25 閱讀全文>
家長有時候會發現,孩子不愛惜自己的東西。有些孩子喜歡扔玩具,有的喜歡亂涂亂畫。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要對自己的物品有責任感。那么孩子不愛惜自己的東西怎么辦呢?
孩子不愛惜自己的東西怎么辦
1、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如果父母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奢侈浪費,那么孩子也會不愛惜自己的東西,什么都覺得無所謂,不懂得珍惜;如果父母平時很節儉,那么,孩子也會以父母為學習的榜樣的。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即使家庭條件很好,父母也要奉行一個原則:再富不能富孩子。如果孩子從小就在奢華的環境中長大,那么,他不但學不會愛惜自己的東西,甚至還會認為節儉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2、建立金錢意識
10-2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