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為人父母,就有義務管教好孩子,因而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
大人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
1、好好說話。
有話好好說,不僅適用于平時的社會交往和職場,也同樣適用于家庭。因為家里就這么小的一個范圍,就這么幾個人,如果不能好好說話,那種氛圍的壓抑程度是十分嚴重的。
經常能見到各種情況下的父母,訓斥孩子就象罵牲口一樣,嘴根本就沒有把邊的,什么難聽說什么,情緒相當激動,而且會讓人覺得,被訓斥的孩子是不是親生的。
這些父母往往在溺愛孩子的時候也同樣沒有度,慣孩子的時候沒有邊際,高興的時候孩子淘出花來,他都覺得挺好玩。
所以要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讓孩子懂得理,懂得禮,這樣才能聽進去,才能學進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不信就試試。
2、平等地位。
在家里,孩子往往是弱勢的一方,其實很多父母走入了一個誤區,忘記了小的時候同樣也曾要求過平等。
把孩子放在一個完整個體的角度去看待,別管他多大,他多小,他的自尊性是從小到大逐漸形成的,并不是哪一天他就突然有自尊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為人父母要知道孩子該如何去養成習慣,而不是完全把你自己的意志傳達給他,需要去知道哪個階段孩子最需要什么。
都說別人家的孩子好,其實哪個孩子都是寶,但是相對地位平等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在社會上能自立,有自尊,而且凡事都不用父母操心。
3、凡事好說。
一般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會發生一些沖突,這時就需要有一個藝術的處置,凡事都先放下,想一下沖突的結點在哪里,告訴孩子,這個事沒什么大不了的,和風細雨地和他講什么樣是對的,什么樣是不對的。
如果父母能夠靜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也就是說別那么沖動,一時血往上涌,很多事都會迎刃而解。
急于下定論,有時往往會冤枉孩子,先靜下來,凡事好說,了解真相,抽絲剝繭,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