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做孩子的朋友是打開孩子心結的先決條件。斥責與打罵必然造成孩子封閉,溝通就成了空話。父母要放下架子,沒事與他開幾句玩笑,無意中給他一個擁抱,偶爾問一問他在校里有沒有要好的朋友。從這些生活的小細節入手,尋找打開孩子心扉的突破口。
初中孩子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初中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越來越成熟,他的自我意識正在覺醒,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要求獨立,想把父母對他的影響給消除掉,所以就不太愿意和父母溝通。
首先我們家長就要換姿態,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避免經常詢問孩子的成績,尤其是孩子沒考好、十分失落的時候。
第二是改變父母高高在上的姿態,改變父母的指責、要求、抱怨,變成跟孩子能溝通的朋友。
第三,嘗試著調整一下,盡量和孩子建立一種朋友的關系,讓你們之間盡量做到無話不談,孩子遇到了什么問題,父母也不要對他進行批評,要進行適當的溝通,從他的角度看問題的原因,再從大的角度替他分析問題,語氣要平和,要注意詞匯的運用,不要使孩子感到敏感。
初中孩子心理特點是怎么樣的
一是認知發展促進其自我意識增強,自尊心與人格獨立性也隨之明顯增強,開始與父母發生沖突、對事物有一定的獨立見解,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認識較膚淺,自我體驗也是動蕩而不穩定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二是性意識的覺醒使他們感到好奇、渴望,有時又是迷惑和害怕。形成閉鎖性、動蕩性、過渡性。
因此初中孩子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狀態,努力想擺脫父母管教,這就是俗稱的叛逆期,但能力有限,所以情緒波動很大,勢必也會影響學習。
初中階段知識難度加大,科目眾多,學習成績分化激烈,造成學生心理壓力加大,尤其初二年級是明顯的分化期,學習優秀的學生能應付自如,學有余力;而學習較差的學生,窮于應付,越學越吃力。學業不良將會導致學生厭學、逃學、自卑自棄等一系列不良心理。
父母如何與初中孩子相處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就如同女性的更年期和我們的迷茫期一樣,需要剛剛好的愛來輔助度過。
父母應該做好榜樣,才能讓孩子覺得就算是自己長大了也應該和父母溝通請教。請父母不要用傳統棒下出孝子這種觀念。
父母也應有顆學習的心,孩子的不同階段成長也需要不同眼光對待,而不是把初中孩子還當成幼兒園奶孩子看待。
樹立孩子自信心!這個時候心智和情緒都是不穩定的,會時不時冒出許多奇思妙想的想法,都請父母鼓勵認可給予好的歸正疏導,請不要超出父母的認知范圍就果斷扼殺。
給孩子一定的屬于他們自己的空間和人際處理方式,讓他們有鍛煉自己的機會也給父母了解他們的機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