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成績不好,這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是從小沒培養、長期習慣不好導致的結果。作為家長,首先要理性分析,找到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家長千萬不能逼、打孩子,一定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用心引導孩子,讓孩子培養起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不斷提高成績!
家長必須要有耐心,情緒穩定,如果孩子過去的基礎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學習搞好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能躁之過急,更不能因為孩子學習不好而指責孩子。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交談時,父母應該對孩子抱著真誠關心和寬容體諒的態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是難免的。同時,父母還可以談自己過去學習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給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氣。
如何接受孩子成績不好呢?有以下建議
一、冷靜、平靜。
家長先別急著找孩子談話,平靜一下自己的情緒,需要發泄就發泄一下,冷靜以后再談。
二、確定目標。
家長先想一想,成績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成績達到多少才是你所認定的成績好。
孩子有個體差異,家長對孩子的欺許也是不同的。
我家娃考90+我就覺得考得不錯,娃同學考97被家長揍了一頓,這是真實的事情,不是段子。
有時候不一定是娃成績不好,是你的要求太高了。
三、解決問題。
以上兩點處理好了,我們來解決問題。
成績不好,是孩子學習這件事情的結果,要解決問題,我們得找到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
這個原因需要孩子和家長一起找。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最清楚;
向好、向善是多數孩子天生的品質,從內心渴望被尊重;
家長指揮孩子做一件事情,和孩子自己想做一件事情,即使目標內容相同,過程和結果也不會一樣。
四、自驅力。
不管是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也好、對學習有畏懼也好,都是孩子自我驅動力不足。
幫助孩子的根本,不是你教會他一道題,而是教會他,這件事情你可以做到,不要怕,一步一步來。
孩子的信心來自成功的經驗,體驗過成功,才會相信自己能做的,才有前進的動力。
孩子做得好的時候,要及時肯定,贊美他;
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指出來,教會他正確的做法,但不要因為他做錯了貶低他,犯錯是允許的,錯了必須要改正。
這樣,好的、正確的在他大腦里留下的印象會深刻,并影響他的行為。
越是好,他會想要更好,就會形成自驅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