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0歲孩子晚上睡不著焦慮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首先考慮是由于孩子學習壓力過大、情緒過于緊張焦慮,從而影響睡眠質量造成。
10歲孩子晚上睡不著焦慮
1.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
能夠直接說出自己的感覺是減輕焦慮相當有效的辦法。當孩子出現焦慮時,不要急著幫孩子解釋或是處理問題,先試著鼓勵孩子描述一下自己的感覺與想法,這樣的過程在心理學上稱為“情緒凈化”。平日在家中可以運用家庭會議的方式,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擔憂;也可安排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感覺。此外,個性較壓抑的孩子,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自己的情緒,并表達出來。
2.增強孩子的勇敢行為。
當孩子面對害怕的事物表現出勇敢的行為時,父母不應該視為理所當然,而是要毫不吝嗇地立即給予鼓勵。
當孩子面對陌生情境表現出退縮、害怕時,父母應堅持要求孩子待在這種環境中學習適應,而非以離開的方式降低焦慮。
當孩子愿意待在陌生情境中與他人打招呼或是主動探索環境時,父母要立即稱贊孩子有禮貌、勇敢的行為。
對于孩子所表現出的種種行為,家長都要給予正面的回饋,比如:“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不用擔心,你很快就會習慣的。”“你真棒,真有禮貌。”如此,孩子就會漸漸不再過度依賴父母,并對自己有信心。
3.避免過度保護或指責。
面對孩子的焦慮,父母通常會有兩種典型反應:
一是過度保護,當孩子害怕時,就幫孩子移除害怕的事物,直接保護孩子。這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或許是一種處理方式,但過度保護10歲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習慣依賴成人,失去自我成長的機會。
二是指責,面對孩子的焦慮,父母經常隨口說:“這有什么好怕的,你真是膽小沒用。”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自我意識會認定自己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因此,過度保護或言語指責是不恰當的處理方式。
4.無條件的接納與保護。
當孩子感到不安、莫名擔心焦慮時,很需要成人溫和、堅定的接納與保護,并安慰孩子害怕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嘲笑、指責孩子的擔心是多余的。
對孩子的接納,并不只是言語的表達,更重要的是非語言的訊息。當孩子擔心時,抱抱他,靜靜地陪在他身旁聽他說話,讓孩子相信自己有力量面對擔心、害怕的事物,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你的愛與接納,進而產生安全感,然后就能漸漸消除焦慮的情緒了。
5.放松練習焦慮。
通常會引起生理的焦慮反應,包括肌肉緊張、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而這些生理的緊張狀態,往往會導致焦慮感升高。放松練習是通過深呼吸的方式,松弛肌肉的緊張度,降低焦慮感。建議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兩種放松方式:
(1)漸進放松法:先局部練習手、腳、額頭、臉、下巴等部位,用力收緊,然后放松,讓孩子區分放松和緊張的感覺,之后再慢慢擴展到全身放松。
(2)冥想放松法:通過想象讓孩子學習放松。比如:讓孩子想象自己是個機器人,全身僵硬,之后又變成泥娃娃或棉花人,全身軟綿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