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作為其父母,在教育方面一定要做到耐心和寬容,因為已是不聽話了,他做錯事,你的一句批評他是聽不進去的,父母應該要在以身作則的情況下,耐心和他講下,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假如再繼續這樣下去,在幼兒園在學校是沒有同學和自己玩的。
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1、勤與孩子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
只有通過與孩子的溝通,我們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們內心一些真實的想法,才可以“對癥下藥”,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和正確的引導。
2、平視孩子
教育孩子,心態很重要,有些家長缺乏耐心,動不動就大吼大叫,殊不知,這樣一開始就讓孩子產生了抵觸情緒,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父母要學著平視孩子,用對話,而不是訓話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放松警惕,接受父母的行為。
3、統一教育理念
家長有針對性的加以說服教育,給孩子分析利害關系,講清楚家長不答應他要求的原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全家人要步調一致,不要心疼他。否則,不但目的達不到,還會造成孩子任性行為越來越嚴重。
4、多鼓勵、少指責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罵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心靈,還會與孩子越走越遠。
對待孩子,應多鼓勵、少指責,把“你能不能不這樣”換成“我希望你能這樣做”,選擇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時要善于觀察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5、走進孩子內心
解決問題,要從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壓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根本不能杜絕問題的再次發生。
要想改正孩子的錯誤,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做到多溝通,才能實現愉快教育。
6、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
許多父母在小孩犯錯時,總是喜歡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邊比較還會邊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聽話?如何的愛學習,再看看你!這種行為真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為什么不聽家長的話
1、家長或長輩的溺愛
一些不聽話的孩子,并不是從始至終一直不聽話,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溺愛,導致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強烈,孩子逐漸在這種環境中形成了“我行我素”的行為意識。
2、孩子的感受被忽略
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事都不懂。從來不給孩子發表意見。其實這會令孩子變得不聽話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遠下來會變得反叛的。所以家長應該用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多讓孩子發表一下自己意見,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當孩子的意見被采納相對來說他們會更加愿意去參與,而且會更用心去做。
3、孩子沒有選擇權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自我意識不斷提高,漸漸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興趣等。而站在家長的角度,總希望孩子能夠成材,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為孩子規劃好一切,要求孩子照著辦。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嘗試,從而令孩子產生挫折感,長期下來,孩子就會變得不聽話。所以家長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要他們服從你的決定。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孩子才會聽話
1、父母做好言傳身教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平時待人熱情善良,對孩子能起到榜樣的作用。
2、讓孩子去幫助別人
讓孩子從小學會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為自己帶來快樂,當孩子把幫助別人當作習慣的時候,孩子也就有了善心。
3、父母多鼓勵孩子
孩子在幫助別人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給予表揚,讓孩子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價值,讓孩子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